姜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浸润性生长且容易复发,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疗效不十分理想。基因治疗的深入研究,为脑胶质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现将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姜彬张纪庆王志刚
- 关键词:基因疗法凋亡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溶瘤病毒胶质瘤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王志刚姜彬丁璇许真王成伟曲春城李卫国郝晓光
- 低分级颅内动脉瘤手术与介入术后复发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分级颅内囊状动脉瘤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复发率及复发因素,以预测动脉瘤复发危险性。方法 420例(474个)低分级囊状动脉瘤中,采用手术夹闭242例(282个),介入栓塞178例(192个)。术后经脑血管造影随访,对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栓塞材料、栓塞方式、栓塞程度等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3~42个月,手术夹闭组复发率0.71%(2/282),低于介入栓塞组(17.19%,33/192),P<0.05。结论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低分级颅内动脉瘤效果肯定,夹闭不全是手术夹闭复发的主要因素,大脑前动脉、宽颈、非生物圈、栓塞不全及弹簧圈直接栓塞是影响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何伟王志刚丁璇王成伟王益华姜彬韩超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随访复发因素
- 手术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 王志刚许真丁璇姜彬王成伟曲春城李卫国郝晓光
- 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 王志刚丁璇黄德章许真姜彬张纪庆
-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构筑特征,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采用DSA为87例脑AVM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采用SPSS18.0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顾分析,分析畸形血管团的大小、位置、供血动脉类型、引流静脉数目、引流静脉路径、有无合并动脉瘤、有无合并静脉瘤等因素与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造成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因素包括AVM大小、位置,供应动脉类型,引流静脉支数与合并动脉瘤。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是引流静脉支数与合并动脉瘤。结论与脑AVM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引流静脉的数目和合并动脉瘤。
- 李纪森王志刚冀勇王益华韩超姜彬何伟
-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和脑瘤浸润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利用脑胶质瘤分离培养胶质瘤干细胞的方法,并建立脑胶质瘤浸润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对12例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新鲜肿瘤组织进行培养,对形成细胞球的干细胞进行增殖、自我更新及分化试验,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并用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干细胞进行体内成瘤试验。结果 12例胶质瘤标本中共有9例成功培养出肿瘤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具有增殖、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能表达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物,并且可在免疫缺陷小鼠脑内形成与人类胶质瘤相似的、具有浸润性特征的肿瘤。结论采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可以成功培养出胶质瘤干细胞,并且在体内建立了一种新的胶质瘤浸润模型。
- 王志刚姜彬孟庆虎郝晓光丁璇李纪森
- 关键词:脑胶质瘤干细胞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