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玲
- 作品数:30 被引量:9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气象要素的光伏电站发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要素的光伏电站发电输出功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获取光伏电站所在地的气象要素数据的历史记录及与每一记录相对的输出功率;b.将气象要素数据修正为光伏板直接数据;c.将修正后的气象要素数据作为输...
- 刘纯王伟胜王勃冯双磊卢静黄跃辉姜文玲赵艳青张菲杨红英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多尾流模型的风机尾流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尾流模型的风机尾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对尾流模型进行分析;基于尾流模型的分析结果,对尾流湍流模型进行分析;基于尾流湍流模型的分析结果,对尾流组合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尾流模型、尾流湍流模型和尾流组合模型...
- 路亮汪宁渤姜文玲王定美刘光途吕清泉陈钊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包括:基于传统风电机组尾流模型,建立风速衰减因子计算公式;计算每台风机的尾流区域与尾流区域内全部格点的风速衰减因子;每台风机对应格点的风速衰减因子相乘,得到风电场的风速...
- 姜文玲冯双磊王勃王伟胜刘纯胡菊宋宗朋赵艳青王铮杨红英张菲李晓龙孙辰军魏明磊汪宁渤丁坤路亮
- 文献传递
- 多时空尺度下大型风电基地出力特性研究被引量:40
- 2017年
- 针对大型风电基地出力特性问题,基于甘肃酒泉大型风电基地实测数据,从风电出力日变化、季节变化、波动性、相关性、同时率方面,研究了各特性的计算指标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并给出各指标的估算函数或置信区间。另外,还提出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功率曲线的差异问题并给出修正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大型风电基地内部分区域具有不同的风电出力特性,在估算相关参数时要分区域评估。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调度决策、风场规划、修正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姜文玲王勃汪宁渤丁坤杨红英
- 关键词:风电出力波动性功率曲线多时间尺度
- 酒泉测风网络布局研究及应用
- 测风网络布局研究及应用可以大幅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从而促进新能源发展.针对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该文提出了酒泉测风网络布局研究方案.通过风电场聚类进行测风网络宏观布局分析,通过地表粗糙度建模、地形变化建模、测风塔与风...
- 路亮汪宁渤姜文玲王定美周强
- 关键词:风电基地K均值聚类地表粗糙度
- 文献传递
- 考虑资源时空特性的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功率控制技术研究
- 汪宁渤刘吉臻薛峰蔡旭胡家兵姜文玲丁坤路亮马彦宏周识远李津摆念宗韩旭杉何世恩赵龙周强王定美黄蓉张金平吕清泉张健美王明松
- 项目全面研究尾流效应、辐照强度变化、云层生消等多种因素对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的影响,分析得到细化的、具体到每座场站的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的出力时空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精细化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消除风电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电力系统
- 一种风电场微观选址用地表粗糙度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微观选址用地表粗糙度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粗糙度变化模型;求解已建立的粗糙度变化模型。本发明所述风电场微观选址用地表粗糙度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网稳定性差和选址难度大等...
- 汪宁渤路亮姜文玲丁坤周识远李津张金平
- 一种用于计算风电场弃风电量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风电场弃风电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机舱风速与风机出力确定机舱风速功率曲线;根据机舱风速功率曲线确定弃风时段;根据弃风时段的机舱风速与机舱风速功率曲线,得到弃风时段的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根据风电机组...
- 姜文玲赵艳青王勃冯双磊王伟胜刘纯王铮杨红英张菲车建峰胡菊靳双龙宋宗鹏马振强王姝滑申冰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不同风向角的风电机组尾流确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不同风向角的风电机组尾流确定方法,包括:基于实际坐标系,通过坐标旋转,建立辅助坐标系;在辅助坐标系中,采用风机尾流模型,确定风机尾流区域各点的风速;通过坐标转换,将尾流区域各点在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
- 姜文玲冯双磊王勃王伟胜刘纯胡菊宋宗朋赵艳青王铮杨红英张菲孙辰军王永魏明磊丁坤路亮摆念宗
- 文献传递
- 基于风速衰减因子法的大型风电场尾流效应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在大型风电场尾流计算中,多台风机的尾流叠加方法一直是个难点。传统的尾流叠加方法均基于实际风速值,导致模型复杂、计算必须依据气流流经风机的顺序,且由于风机尾流之间的覆盖关系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漏算、重复计算的问题。提出风速衰减因子(尾流风速与来流风速之比,Rv)及基于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计算方法,称为风速衰减因子法(Rv法)。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简单易行,可按照任意风机顺序进行计算,避免漏算、重复计算问题。此外,基于实例风电场,采用法模拟了尾流影响下全部风机的功率情况,对比显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一致(相关性系数0.86);采用Rv法模拟了风电场三维尾流分布,并与实测风廓线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在大气稳定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一致。
- 姜文玲王勃汪宁渤赵艳青朱洪滨
- 关键词:风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