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磊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外周血miR-34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糖尿病相关的microRNA(miRNA)miR-34a在2型糖尿病(T2D)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63例研究对象中18例为初发T2D患者(n-T2D组),19例为T2D前期患者(pre-diabetes组),26例为糖耐量正常的T2D易感个体(s-NGT组)。所有诊断均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证实。以荧光定量实时RT-PCR法检测其血清miR-34a的表达水平。结果 s-NGT组、pre-diabetes组和n-T2D组血清样本中miR-34a水平呈现序贯上升的趋势,而n-T2D组显著高于s-NGT组和pre-diabetes组(P<0.05);s-NGT组与pre-diabete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iR-34a在T2D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T2D前期阶段尚未发生明显改变。
- 孔磊韩文霞姜秀云徐进张栩李秋管庆波高聆赵家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循环MICRORNA
- 健脾固胰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IL-6、CRP和肝组织TNF-α、IL-6mRNA表达的影响
- 目的 测定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RP血清浓度及TNF-α、IL-6在肝组织的基因表达,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RP在糖...
- 姜秀云韩文霞周新丽孔磊于桂娜管庆波赵家军
- 循环微RNA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微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小分子RNA,通常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基因调控并与糖尿病病程的发展有关。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前期是指一种异常的血糖状态,特征为糖耐量减低和(或)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在最终进展为显性2型糖尿病(T2DM)之前,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目前关于循环miRNA在T2DM及糖尿病前期中的作用仍需大量研究证实。
- 颜蕾徐梅珍孔磊
- 关键词:微RNA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骨质疏松的诊治及预防
- 2009年
- 孔磊徐进于桂娜
-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CHARCOT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骨骼疾病
- 糖尿病大鼠学习能力与脑细胞凋亡及血糖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学习能力与大脑神经元凋亡状况及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电迷宫法测试26只糖尿病大鼠(糖尿病组)和30只正常大鼠(对照组)的学习能力,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其额叶皮层和海马发生细胞凋亡的神经元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的表达,并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能力与额叶皮层和海马凋亡细胞数目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大鼠电迷宫测试成绩明显下降,达到学会标准前所需训练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额叶皮层和海马细胞凋亡数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则增加(P均<0.01)。糖尿病大鼠达到学会标准前所需训练次数与额叶皮层和海马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410,P<0.05),且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额叶皮层与海马凋亡调节基因表达改变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 陈青郑冬梅孔磊李秋姜秀云管庆波赵家军
- 关键词:糖尿病细胞凋亡认知功能障碍WISTAR
- 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探讨成人1型糖尿病(T1DM)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30例T1DM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成人T1DM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9、0.166、0.249,P值均<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和LDL-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2、-0.240、-0.197、-0.220,P值均<0.005)。游离甲状腺素(FT_(4))与TC、LDL-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1、-0.170,P值均<0.05)。TC是TSH、FT_(3)、FT_(4)的独立预测因子,FT_(3)、FT_(4)是HbA1c的独立预测因子,TSH是TC、TG、LDL-C的独立预测因子。成人T1DM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有必要常规检测T1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 成艺坪周新丽景斐孔磊高聆管庆波赵家军徐潮
- 关键词:糖尿病成人甲状腺功能糖脂代谢
- 内脂素基因在不同糖耐量个体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
- 2009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者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及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群,对照组23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减低组(IGT组)1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2例。同时测量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半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T2DM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高于IGT组和对照组(P均<0.01)。IGT组与对照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T组及T2DM组皮下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超重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1)。各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P均<0.01)。相关分析中,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与WHR相关(P<0.05);与年龄、BMI、SBP、DBP、FINS、FBG、HbA1C、HOMA-IR均无相关性(P>0.05),而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则与TC相关(P<0.05)。结论内脂素在汉族人群T2DM、肥胖者中表达增加,且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在维持葡萄糖稳态平衡中发挥作用。
- 姜秀云郑冬梅庄霞张海清孔磊管庆波赵家军
- 关键词:脂肪组织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肥胖
- 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外周血循环microRNA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从糖尿病易感个体到糖尿病前期再到显性糖尿病的不同阶段,7个糖尿病相关microRNA(miRNA;miR-9,miR-29a,miR-30d,miR-34a,miR-124a,miR-14...
- 孔磊韩文霞姜秀云张栩徐进管庆波高聆赵家军
- 下肢动脉病变评分与糖尿病足1年截肢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情况,分析DF发病1年内发生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共95例加入研究。追踪观察1年,根据是否发生截肢分成两组:发生各种程度的截肢22例(包括肢端完全坏死)为截肢组,未发生截肢的73例患者为无截肢组。入院患者均询问其病史、治疗情况、慢性并发症,并测定血压、体质量指数等。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空腹及餐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行血脂分析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等。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评估住院DF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所有患者均检查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和足背动脉,并按评分标准评分。糖尿病足诊断按照Wagner标准。结果在因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中,1年内截肢率为2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足1年内发生截肢的危险因素有:PAD评分(OR=1.2,P=0.012)、合并感染(OR=4.2,P=0.027)、既往截肢(OR=5.8,P=0.017)等。结论PAD评分、合并感染和既往截肢是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秋张海清陈青郑冬梅孔磊韩文霞廖琳管庆波赵家军
-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截肢螺旋CT血管成像
- 内脂素基因在不同糖耐量个体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
- @@本研究分析了内脂素基因在不同糖耐量个体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旨在探讨内脂素基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姜秀云孔磊高聆管庆波赵家军
- 关键词:糖耐量个体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