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静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血清CA_(125)和CEA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和比较血清糖类抗原 -1 2 5 (CA1 2 5)和癌胚抗原 (CEA)对非小细胞性肺癌 (NSCLC)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 1 0 6例NSCLC患者的血清CA1 2 5和CEA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NSCLC组的血清CEA和CA1 2 5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不同病理学类型的NSCLC间CEA和CA1 2 5均无显著性差异 ;CEA的最佳临界值为 1 6 μg ml,特异性为 93.9% ,灵敏度为 34 .0 % ,阳性预测值为 87.8% ,阴性预测值为 5 2 .4 % ;CA1 2 5的最佳临界值为 30U ml,特异性为 96 .3% ,灵敏度为 4 6 .2 % ,阳性预测值为 94 .2 % ,阴性预测值为 5 8.0 %。 结论 对NSCLC的诊断 ,血清CA1 2 5比CEA更为灵敏和特异。
- 孔静萍张哲
- 关键词:非小细胞性肺癌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CA125CEA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白介素-6分泌节律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和白介素-6(IL-6)分泌节律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活动期患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各30名,分别在早晨4、6和8点抽取静脉血2ml进行血清ACTH、COR和IL-6的测定。结果在各时间点上,三组对象之间的血清ACTH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的ACTH峰值均出现在早晨6点;活动期组患者4点和6点的CO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0.05),但缓解期组患者在各时间点上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期患者COR峰值为早晨6点,而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为早晨8点;活动期患者的IL-6明显高于其他两组(<0.05),其峰值均为早晨6点,而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三个时间点间无显著差异。结论RA活动期患者存在血清COR分泌高峰的提前,但其ACTH无分泌高峰提前现象;活动期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推测IL-6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 孔静萍许桂芳陈勇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Leica自动染色机盖片机的使用体会被引量:7
- 2008年
- 近年来全自动染色机盖片机逐渐被各大医院及相关实验室所接受并使用,替代人工染色。我科自2005年引进Leica ST5020自动染色机和CV5030自动盖片机,经过近3年的使用,略有心得。现就Leica自动染色机盖片机的应用体会(以病理切片的HE染色为例)总结如下。
- 孔静萍王红卫张雯静陈洁
- 关键词:病理技术染色
- p16蛋白在膀胱癌和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
- 2001年
-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膀胱癌和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用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对 49例膀胱癌、10例腺性膀胱炎石腊切片进行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 结果 49例膀胱癌中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8.78% ,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复发与否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浸润深度有相关性 ,无浸润组阳性率为 5 3 .5 7% ,有浸润组阳性率为 19.0 5 % (P <0 .0 5 )。 10例腺性膀胱炎 p16蛋白均未表达。 结论 检测 p16蛋白对于了解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王红卫孔静萍郑小草
- 关键词:膀胱癌P16基因免疫组织化学腺性膀胱炎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阅片确诊。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界限不清,质硬,灰白或棕黄色,大小约为0.1~1.0cm,瘤细胞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状核、核沟、核内包涵体,反应性纤维性间质或砂粒体。结论 对甲状腺标本切开呈书页状,仔细观察,多取材、连续切片可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对病变甲状腺腺叶行单纯切除,对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良好。
- 贾秀鹏赵建宏王红卫陈洁孔静萍施婧婧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淋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