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LabVIEW和光纤传感器的液漏监测系统设计
- 2022年
- 针对传统液漏传感器检测精度低、空间分辨率小以及不能实时监测多点位液漏等问题,利用LabVIEW设计了一个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液漏监测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传感器和上位机两个部分。其中,光纤带式传感器负责采集漏水点的信号,其传感功能的实现基于侧向耦合效应。LabVIEW上位机负责实时监测多点位液漏状态,实现了采集数据的处理、存储和显示功能。上位机和传感器之间采用USB接口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8 m区域范围内,160个点位的漏水状态实时精确定位及报警,漏检率≤10%,位置精度介于±25 mm,较传统液漏传感系统,其空间分辨率提升了10%。对于当前设备存在的漏检和误报的问题,给出了误差分析及改进思路。通过LabVIEW实时显示多点位漏水状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对漏水监测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 孙亮亮郝现伟高琬佳董文豪
-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LABVIEW
- 基于回归模型的卫星地面系统价格测算方法
- 2024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模型的卫星地面系统价格测算方法,以常用的服务器为例,经过数据收集及预处理形成样本集,作为估算建模的数据基础;筛选合适的配置参数,然后分析并选择一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和训练,建立费用估算模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将此方法应用至其他典型设备,拟合结果与实际价格基本一致,估算误差小于8%。该方法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可用于对卫星地面系统进行价格测算并定量明确费用驱动因子,为卫星地面系统论证阶段的经济分析提供有效支撑。
- 胡蕾孙亮亮周晖朱顺华王继承张威白鑫刚
- 关键词:价格测算
- 雷达诱偏系统相干诱偏与非相干诱偏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针对反辐射弹(ARM)对雷达的威胁,文中对雷达有源诱偏系统对抗ARM的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源诱偏的两种基本形式——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跟踪误差产生机理,利用跟踪角误差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诱偏效果,并进行了仿真;同时,验证了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的分法只有理论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 王大军孙亮亮
- SC-FDMA系统的MMSE-FSE算法分析
- 2024年
- 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系统均衡器的输入信号通常是按符号间隔进行采样的,其对抽样时间十分敏感。在短波波段,由于多径反射显著,当多径延时接近符号周期长度时,对抽样时间敏感的缺点会被放大。针对短波信道的特征,研究了SC-FDMA系统的分数间隔均衡器(Fractional Spaced Equalizer,FSE)模型,通过与符号间隔均衡器对比发现,虽然符号间隔均衡器可以补偿接收信号的频率响应,但其对短时延衰落信道的补偿效果较差;FSE对于抽样时间的选择不敏感,在多径信道下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链路仿真结果表明,在短时衰落信道环境下,FSE的译码性能比符号间隔均衡器有最大1.5 dB的增益。
- 孙亮亮任颖
- 关键词:多径信道单载波频分多址分数间隔均衡器最小均方误差
- 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检测技术
- 2022年
- 为了实现在地基条件下对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的检测与鉴定,提出了一种六自由度检测靶标及检测方法。采用旋量指数积法以全局的方式建立了检测靶标连续无奇异性的运动学模型,只需建立检测靶标首尾两个坐标系,提高运算效率,实时高精度模拟动平台与典型机动目标的融合运动轨迹。综合考虑检测靶标与光学测量设备的性能指标,计算并分析得到某船载光学测量设备方位与俯仰轴跟踪随机误差分别为23.88″和23.86″。将模拟光学目标安装于机械臂末端构建了六自由度检测系统,制定合理可行的检测方法,进行船载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的检测与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方位与俯仰轴角速度不同的情况下,船载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随机误差与理论分析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现了在地基条件下对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的检测。
- 李希宇高昕孙亮亮雷呈强师恒胡蕾宗永红郑东昊
- 关键词:轨迹规划算法六自由度机械臂动平台
- 雷达诱偏系统相干诱偏与非相干诱偏效果分析
- 本文对雷达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弹(ARM)的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跟踪误差产生机理,分析比较了诱偏效果,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 王大军孙亮亮
- 文献传递
- 统一测控系统射频数字化实现关键技术研究
- 2023年
- 更高精度、更为可靠、更加智能以及同时服务更多目标将是统一测控系统未来追逐的目标,射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测控系统射频数字化面临多通道不同步导致的测距零值晃动、测控数据时延抖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多通道同步与确定性延时处理方法。试验数据表明,数据时延抖动控制在0.02μs量级,系统测距零值稳定性提升60%(RMS 0.48 m),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 王威孙亮亮任颖于久靖
- 关键词:多通道同步时延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