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伶俐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7
- 2005年
- 通过设计开发一套实现对污染源实时监控、监测数据远程传输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管理的在线监测系统,给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的研究与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田劲松侯祺棕孙伶俐
- 关键词:污染源监测数据在线监测系统远程传输地理信息系统
- 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被引量:18
- 2013年
- 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定点形变潮汐观测中的突跳、阶变、震颤等异常的分析发现,气象因素对形变潮汐观测的影响复杂:1)不同气压场控制影响形变观测的异常形态不同,但响应频率一致;2)台风对形变观测的秒值和分钟值数据在1~4秒和2~4分钟较高频段均有响应;3)台址条件不同,降雨对形变观测产生的畸变影响不同。影响范围一般在0~全日波频段且存在较大的噪声;4)短时大气温度变化对形变观测有一定影响,会使曲线发生抖动或暂态波动,在64~128分钟和128~256分钟较低频段上有响应。水库冲沙、水库蓄水、土石开挖等环境荷载变化对分钟值观测曲线产生明显阶跃、抖动型实时畸变。人员进洞、施工、仪器标定检修等人为活动对观测曲线的影响可直接识别。
- 孙伶俐李明李明蒋玲霞罗俊秋戴苗
- 关键词:定点形变潮汐观测气象
- 武汉及周边地区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质量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对武汉及周边地区2007—2016年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进行长期背景跟踪分析,认为形变观测资料的日均变化幅度、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长周期拟合相对噪声水平等指标变化稳定,资料可信度高,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精度与资料稳定性均优于SS-Y型铟瓦棒洞体应变仪。对武汉狮子山及黄石地震台形变观测数据典型变化进行系统总结与跟踪分析,发现主要受到人为干扰(调零、标定)、自然环境(降雨、气压)和观测系统故障等因素影响。
- 吕琳孙伶俐孙伶俐解杨春蒋玲霞
- 关键词:形变观测
- 武汉市某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TSP环境样品和尘源样品中的S、Si、Ti、Al、As、Ca、Pb、V等30余个元素组份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元素的含量,得到本区域大气环境TSP和污染尘源元素特征谱,并通过比较微波消解与加热消解两种方法的优劣,确定出较适应消解方法。结果表明,该区域中的A区污染源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尘源和土壤尘源,B区污染源来自土壤尘源和建筑尘源。
- 孙伶俐侯祺棕
- 关键词:大气环境学大气颗粒物消解法
- 一种基于任务的计算网格访问控制模型被引量:2
- 2008年
- 网格安全基础设施(GSI)解决了身份鉴别、保密性和完整性问题,却难以有效地解决访问控制问题,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网格的安全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的计算网格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定义授权步和任务状态及系统条件约束,能动态地控制主体访问资源的权限,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已在计算网格实验平台中得到了实现。
- 龙涛洪帆刘铭孙伶俐
- 关键词:计算网格访问控制
- 地下流体与地壳形变观测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影响研究
- 地震地球物理场观测大多在地表浅部进行,大气环境温度、气压及观测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地震观测类精密测量仪器的观测数据、材料性能、元件参数等影响是普遍存在、不可忽视的。地壳浅层观测涉及到的观测井水位、水温等观测物理量受到外界因素...
- 孙伶俐罗俊秋林俊李小芬
- 文献传递
- 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安全审计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普通审计策略在网格环境下实施的各种问题,以及网格环境下审计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安全审计策略,介绍了该策略的基本结构和实现过程,通过在实验平台下实施该策略并与普通审计策略进行比较,证明了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安全审计策略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 龙涛洪帆孙伶俐
- 关键词:网格审计移动代理
- 三种伸缩仪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对目前台站使用的两类模拟石英管(SSY-Ⅱ)、数字石英管(SS-Y)与因瓦钢棒(SS-Y)三种伸缩仪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石英管伸缩仪(SSY-Ⅱ)、数字石英管伸缩仪(SS-Y)记录应变固体潮潮汐曲线均清晰、圆滑、抗干扰能力强、观测精度高;含铌因瓦钢棒伸缩仪(SS-Y)潮汐记录曲线不光滑,似乎叠加有某种干扰波,潮汐曲线畸变,观测精度不及上述两种石英管伸缩仪。
- 邓建刚孙伶俐
- 基于局部线性模型的传感器故障检测仿真被引量:1
- 2022年
-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仪器传感器故障频发,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故障点是国内外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传统的硬件冗余法经济、人力成本太高;而传统的傅里叶变换算法又具有局限性。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可靠故障检测与隔离(FDI)技术中非线性过程的方案往往耗时且难以实现。神经网络和模糊模型能够逼近非线性动态函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非线性过程的局部线性模型算法,并结合湖北台站地下流体数据对此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算法在信号去噪、故障检测中效果显著,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台网仪器维护人员判断仪器故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 周洋罗棋孙伶俐孙伶俐
- 关键词:地下流体传感器神经网络小波分析
- 湖北省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2003—2015年湖北省数字化地壳形变地倾斜潮汐分钟值资料,利用潮汐与非潮汐分析方法,对地壳形变观测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潮汐观测资料日均变化幅度、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长周期拟合相对噪声水平等指标变化稳定,均达中国优秀台站观测水平,观测资料可信度高。
- 孙伶俐蒋玲霞丁文秀王慧周洋杨艳芳李明邓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