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劲冲 作品数:36 被引量:4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省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传统发酵大豆制品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2年 大豆发酵制品是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传统食品或调味品,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功能成分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开发作出了展望。 史延茂 田智斌 张聪莎 孙劲冲 李亚璞 董超关键词:发酵大豆制品 调味品 一种波兰青霉CFP-2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兰青霉(Penicillium polonicum)CFP‑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494。该菌株具有较高的释硅、溶磷、解钾、产铁载体和分泌IAA的能力。该菌株在初始培养基pH为4~10、温... 程辉彩 习彦花 孙劲冲 林勇 何强一种R-奎宁醇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R‑3‑奎宁醇的方法,涉及奎宁醇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催化合成R‑3‑奎宁醇的反应液与碳酸钾进行混合,形成R‑3‑奎宁醇粗品,使得R‑3‑奎宁醇和水相完全分离,从而降低了R‑3‑奎宁醇的流失... 贾振华 宋聪 张翔 李冉 宋水生 孙劲冲文献传递 杂交瘤细胞hEGF-3A8及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hEGF‑3A8,并利用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免疫亲和纯化。本发明获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纯度可达97.8%,并且对目的蛋白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影响较小。 张小兵 邸禄芹 刘鑫楠 李亚璞 程华 裴晓萌 孙劲冲 吴萌文献传递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营养成分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究园林木屑和松木屑对香菇营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6种不同配方栽培2个香菇品种,测定子实体中灰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和粗多糖的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离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可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松木屑基质可提高香菇子实体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园林木屑基质提高了3.5 g·100^(-1)·g^(-1),较常规木屑提高了1.8 g·100^(-1)·g^(-1)。香菇子实体中挥发性物质含量最多的为醛类、醇类和酮类,这3类中占比最多的物质分别为苯乙醛、1-辛烯-3-醇、3-辛酮。常规木屑基质对T2子实体中醛类物质影响最大,松木屑与常规木屑混合基质对T2子实体中醇类物质影响最大;松木屑与常规木屑混合基质对0912子实体中醛类物质影响最大,常规木屑基质对0912子实体中醇类物质影响最大,松木基质对0912子实体中酮类物质影响大。松木屑基质较园林木屑对2个香菇品种子实体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影响大。 尹淑丽 孙劲冲 王一鸣 梁然 刘振国 温佩瑶关键词:食用菌 香菇 栽培基质 挥发性物质 营养物质 豆豉与淡豆豉的成分测试及微生物菌群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测试食品豆豉和中药淡豆豉样本中的药典成分,分离培养其留存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微生物类别、发酵过程与功能成分的关系。方法平板筛选培养、菌苔外观和显微镜鉴别微生物菌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及苷元成分的含量,纤维平板法测试纤溶酶活性。结果中药淡豆豉和食品豆豉的微生物以枯草芽孢杆菌最多,其次是霉菌和酵母;样本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差异较大,有些中药材淡豆豉低于药典标准;个别食品豆豉样本具有纤溶酶活性,中药材淡豆豉少有纤溶酶活性。结论留存于淡豆豉或豆豉中的微生物丰度顺序如下: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酵母;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的含量与发酵过程有关,样本的差异较大;溶栓不是中药材淡豆豉的主要功效。 董超 孙劲冲 李若楠 薛正 王鑫国关键词:淡豆豉 豆豉 大豆异黄酮 微生物菌群 一种嗜热菌Bacillus smithii Ths1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嗜热菌Bacillus smithii Ths1及其应用。所述嗜热菌Bacillus smithii Ths1的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16868。本发明嗜热菌Bacill... 黄亚丽 黄媛媛 贾振华 宋水山 孙劲冲文献传递 中国豆豉与日本纳豆的发酵微生物特性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研究中国豆豉与日本纳豆的发酵微生物特性。方法采集中国陕西、四川、广西、贵州、河南和山东等地方特产豆豉样本,通过平板筛选、菌苔观察、显微镜鉴别得到目标菌株;采用改进的蛋白纤维平板法测定纳豆激酶活性,采用硝基苯酚显色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活性;采用同日本纳豆的发酵工艺,液体培养筛得的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固体发酵大豆产物,其发酵物与纳豆的外观、嗅味和酶活性进行对比。结果国内细菌型豆豉的微生物以枯草类芽孢杆菌丰度最高;其菌苔褶皱、凸起、透明、拉丝有黏性;其发酵大豆产物的外观、性状、嗅味与纳豆高度一致,纤溶酶活性范围为1700~12000U/g;豆豉中的霉菌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而枯草芽孢杆菌不分泌β-葡萄糖苷酶。结论中国细菌型豆豉的主要发酵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有些菌株的纤溶酶活性高于日本的纳豆芽孢杆菌;有的豆豉样本中留存参与发酵的霉菌,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参与分解大豆黄酮苷成分;日本的纳豆起源于中国的细菌型豆豉,具有菌株明晰、无辅料和过程简化易控等优点。 董超 李若楠 陈敬 孙劲冲 王鑫国关键词:细菌型豆豉 纳豆 纤溶酶 Β-葡萄糖苷酶 溶栓酶的发酵工艺及分离提取技术研究 董超 李书生 史延茂 王智森 闫静辉 陈英珠 吴萌 张小兵 程华 李春生 马跃华 张丽萍 孙劲冲 王素英 通过筛选得到了高酶活枯草纳豆芽孢杆菌株,利用Plackett-Burman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其发酵工艺,采用最佳培养基配方拟合实验后,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液的酶活提高到2226.06U/mL,并且发酵时间可以控制在20-...关键词:关键词:发酵工艺 高通量测序分析胡萝卜连作与轮作土壤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揭示胡萝卜连作与轮作模式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探究两种耕作模式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 Seq PE250测序平台的双末端测序(Paired-End)法对4组土样的16S r RNA V4区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本共获得196220条有效序列,相同测序深度(28890条)下,RM.F(胡萝卜-万寿菊轮作根际土壤)样品中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RM.R(胡萝卜连作根际土壤)样品。RM.F样品中的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及芽孢杆菌纲(Bacilli)。RM.R样品中的优势菌纲是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OTUs比对结果显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Parabacteroides、不动菌属(Acinetobacter)等在RM.R样品中显著增高。而在RM.F中,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杆菌属(Bacillus)等具有较高丰度。主成分分析显示,RM.R、RM.F、NRM.R、NRM.F 4组样本能被较好的区分开,表明胡萝卜连作和胡萝卜-万寿菊轮作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综上研究结果,胡萝卜连作会使根际土壤菌群多样性下降,使菌群结构退化,导致根际微生态失衡,从而引发连作病害。这一结果为通过调节土壤微生态来提高作物质量及产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雅娜 刘洪伟 崔冠慧 崔冠慧 孙劲冲 张飞燕 张丽萍关键词:胡萝卜 万寿菊 细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