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
- 作品数:48 被引量:4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虚拟导航引导冷冻肺活检对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价值
- 目的 评价虚拟导航引导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对外周型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行不同方法的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的96例外周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
- 何杰李小燕任召强冯晓丽孙建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 多发巨大肺大疱治疗成功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成功治愈的一例多发巨大肺大泡患者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肺大泡的治疗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肺大泡治疗方法的认识,为临床肺大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方法:采用内科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即在胸腔镜下夹破充气的肺大泡,同时胸腔内注入自体血60 mL及凝血酶1000U一次,嘱患者翻身活动,促进胸膜表面混合均匀,连续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患者治疗后,右肺复张良好,患者胸膜破口愈合,且康复出院。结论:应用内科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具有经济、疼痛小、自体血来源方便、患者更易接受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李万成吕婷婷黄娜代文静孙建
- 关键词:肺大疱肺减容术胸腔闭式引流
-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bronchi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 embolism,BACE)治疗中晚期肺癌(lung cancer,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LC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分为BACE组与全身静脉化疗(SVC)组,各50例。BACE组患者均先行BACE治疗,再行SVC;SCV组仅行SCV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等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1、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增加,CD8+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E组CD3+、CD4+水平及CD4+/CD8+高于SVC组,CD8+水平低于SV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E组总缓解率[92.00%(46/50)]高于SVC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E组1、3年生存率[92.00%(46/50)、74.00%(37/50)]均高于SVC组[76.00%(38/50)、54.00%(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BAC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S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CE治疗中晚期LC可有效纠正机体细胞免疫失衡状态,疗效显著,1、3年生存率高,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SVC无显著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任柏沉孙建张维
- 血清TK1、PCT、IL-6水平在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究血清胸苷激酶1(TK1)、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不同分为稳定组(n=40)和AECOPD组(n=5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TK1、PCT、IL-6水平,依据AECOPD患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两亚组血清TK1、PCT、IL-6水平,分析血清TK1、PCT、IL-6水平与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TK1、PCT、IL-6水平在AECOP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ECOPD组血清TK1、PCT、IL-6水平较稳定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TK1、PCT、IL-6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随AE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增加,血清TK1、PCT、IL-6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TK1、PCT、IL-6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性较三者单一检测得以提高。结论血清TK1、PCT、IL-6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AECOPD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感染状况、肺功能评估中有积极意义。
- 潘彬孙建郑鹏城雷雨涵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TK1PCTAECOPD
- 丝裂霉素C对良性气道狭窄干预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9月,检索关于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加以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440例气道良性狭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3,95%CI:1.08~139,P<0.05)。根据人种的不同,对该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治疗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2,95%CI:1.04~144,P<0.05);在高加索人群中,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RR=1.24,95%CI:101~1.51,P<005)。同时,治疗组经丝裂霉素治疗后气道直径(SMD=047,95%CI:0.20~0.75,P<0.05)及气促评分(SMD=0.47,95%CI:0.13~082,P<0.05)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个月内介入治疗次数也低于对照组(SMD=-2.30,95%CI:-2.88^-1.72,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58~250,P>0.05),可对症缓解。结论在单纯气道介入治疗基础上加以丝裂霉素C可改善患者气促症状,减少气道介入治疗的频次,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总体耐受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培培何杰李小燕余觅张维肖秋红孙建
- 关键词:丝裂霉素C良性气道狭窄META分析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从PubMed等国内外重要的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计算机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SAA诊断AECOPD的诊断性试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按照设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按照QUADAS-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诊断性研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9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1529例。经过Meta分析,合并灵敏度为80%(95%CI:48%-95%),合并特异度为81%(95%CI:70%-88%),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82-0.88),合并诊断比值比为15.57(95%CI:4.18-58.03),阳性似然比4.13,阴性似然比0.25。结论:SAA诊断AECOPD灵敏度、特异性、AUC均较高,用SAA诊断AECOPD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王源陈丹孙建楚亚楠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META分析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远期疗效评估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BACE)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年龄在39∽82岁的原发性肺癌或转移性肺癌患者168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7.6岁,鳞癌101例;腺癌41例;小细胞癌及小细胞伴肺内转移13例;混合性癌4例,转移性肺癌9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一般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运用4FCobra导管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造影后予以敏感化疗药物灌注化疗,予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栓塞,3年内随访患者,根据其主观疗效、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情况评价其远期疗效。结果 1随访168例不同病理组织细胞类型、不同病理分期的患者于术后反复复查胸部CT、生活质量及3年生存率等均明显不同,表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术后3年期间,随访168例肺癌患者目前135例患者已死亡,33例患者仍存活,部分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根据既往文献及本科室研究观察,近期疗效已较为显著。随着我科室对此类患者的随访,初步考虑BACE治疗肺癌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
- 代文静李云辉孙建任柏沉马春兰李万成
- 关键词: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疗效评估
-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冷冻肺活检对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评价电磁导航引导冷冻肺活检对外周型肺孤立型小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8年7月8日于该院用不同方法行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的76例外周型SPN(直径≤3.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活检方法的不同分为电磁导航引导冷冻肺活检(ENBCB)组和电磁导航引导活检钳肺活检(ENBLB)组,比较两种活检方法的标本大小、诊断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最后诊断结果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灶行病理检查或者随访2年至临床治愈确诊。结果 ENBCB组和ENBLB组的病灶平均直径分别为(21.0±8.0)和(22.0±8.0)mm。两组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590)。ENBCB组及ENBLB组活检标本大小分别为(10.5±4.2)和(2.9±1.3)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6,P <0.05);ENBCB组和ENBLB组的诊断率分别为89.2%(33/37)和69.2%(27/39),ENBCB组诊断率高于ENBLB组(χ~2=4.55,P=0.033)。亚组分析:病灶直径为2.0~3.0 cm时两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病灶直径<2.0 cm时,ENBCB组诊断率高于ENBLB组(χ~2=4.88,P=0.027)。ENBCB组与ENBLB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64.7±14.2)和(36.4±12.8)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8,P=0.002);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大出血和气胸,轻到中度出血的病例ENBCB组为40.5%(15/37),ENBLB组为17.9%(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0)。结论与ENBLB相比,ENBCB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但在获得标本大小及提高外周型SPN的诊断率方面具有优势,安全性良好。
- 何杰李小燕余觅任召强孙建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支气管镜电磁导航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联合气管镜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气道金属支架置入是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可立即显著改善,支架再次置入对治疗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所致呼吸困难仍然有效。患者因气道狭窄、病情危重,在支架置入时操作困难。
- 刘文娜孙建张维李云辉李万成
- 关键词:气管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支架置入
- 临床易用性检验指标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临床易用性检验指标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早期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230例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成人CAP患者相应抗菌药物的抗感染治疗,并同时给予吸氧、雾化、化痰止咳和补液支持等治疗。将能够满足所有临床稳定性指标的患者纳入稳定组;将不能满足其中任意1条临床稳定性指标或者入院后72 h内死亡的患者纳入未稳定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易用性检验指标情况。结果 稳定组患者194例,未稳定组患者36例。稳定组男性、发病时间≥3 d和吸烟比例与未稳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组年龄>65岁比例低于未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后,稳定组pH值<7.35、尿素氮>7.0 mmol/L比例低于未稳定组[8.8%(17/194)比27.8%(10/36)、16.5%(32/194)比44.4%(1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组动脉血氧分压<60 mmHg(1 mmHg=0.133 kPa)、白细胞计数<4×109/L或>20×109/L、血红蛋白<90 g/L、血细胞比容<30%、血小板计数<100×109/L、白蛋白<25 g/L、血钠<130 mmol/L、血糖>13.9 mmol/L与未稳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H值及尿素氮是影响CAP患者早期临床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H值<7.35及尿素氮>7.0 mmol/L提示患者更易出现较差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
- 鞠学贵张维孙建曾强林
- 关键词: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