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桃树烂根病的鉴定及防治意见
- 2005年
- 董少鹏孙旭霞郭创业竹长青
- 关键词:桃树烂根病
- 黄河流域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2001—200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地(致病菌系为落叶型SXMV4I型),对晋棉13号感病品种6月初至8月下旬进行了棉花黄萎病的系统调查,并结合当地的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对黄萎病的发生消长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每年6—8月月平均气温在24~26℃之间,雨日在12 d以上,降雨量在100 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均最适宜黄萎病的发生;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增加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很密切,与雨日和降雨量相关性较差,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差,但偏相关中相对湿度与雨日相关性极强;合并5 a的资料,通过多因子和偏相关系数的筛选,得出平均5 d内病指(y)与相对湿度(x1)和雨日(x2)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1.981 7x1+12.230 5x2-120.54。
- 孙旭霞王娇娟黄雪民蔡岳吉贞芳
- 关键词:黄河流域棉花黄萎病气象因子
- 棉花萎蔫综合症的命名建议
- 2013年
- 棉花萎蔫综合症已成为常态化发生的棉花病害,已成为没有具体对象的泛指而非专用名字。详细阐述了将"棉花萎蔫综合症"命名为"棉花生理萎蔫病"的原因,建议将"棉花萎蔫综合症"命名为"棉花生理萎蔫病"(Wilt disease of cotton rhysiological)。
- 孙旭霞张林水
- 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2001年8月在山西省主产棉区运城、临汾、晋东南、晋中有代表性地取样、分离、纯化、鉴定,取得了19个黄萎病菌代表菌系和3个对照菌系。2002-2003年观察鉴定,山西省的19个代表菌系均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这些菌系在PDA平皿上菌落的增长量、微菌核形成的快慢、数量、形状和大小变化以及黑色素产生的比值等均有差异,其致病力也不同。经温室致病力测定将其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类型,即致病力强的落叶型Ⅰ型、致病力中等的Ⅱ型、致病力弱的Ⅲ型,分别占50.0%、36.4%、13.6%。由于致病力的差异,棉花黄萎病田间的症状表现也不同。
- 吉贞芳许爱玲刘惠民竹长青宋昱孙旭霞张林水杨六六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