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玲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质粒
  • 3篇小麦
  • 2篇质粒DNA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蛋白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表达
  • 1篇毒理
  • 1篇遗传毒理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监测
  • 1篇植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应
  • 1篇属对
  • 1篇重金属铅
  • 1篇镉污染

机构

  • 8篇云南大学

作者

  • 8篇孟玲
  • 5篇王焕校
  • 5篇谭德勇
  • 1篇常学秀
  • 1篇昝瑞光
  • 1篇段昌群
  • 1篇文传浩
  • 1篇邓双胜
  • 1篇胡斌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遗传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云南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云南会泽铅锌矿污染导致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0
1998年
以长期生长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和非污染区的3个小麦品种(云麦29,1257,5118)种子为材料,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这种影响引起的变化是有方向性的。但在长期铅镉锌复合污染下,这3个小麦品种在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种子蛋白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反映出在长期铅、镉、锌污染下小麦的微进化。比较种子蛋白电泳与种子发芽率结果,推测铅、镉、锌污染对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与其种子发芽率降低有关。对种子醇溶蛋白的电泳分析,可作为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的遗传毒理作用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
孟玲王焕校谭德勇
关键词: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发芽率
一种简单、经济的植物RNA抽提方法被引量:3
1998年
一种简单、经济的植物RNA抽提方法孟玲谭德勇王焕效吕朝晖王晓燕周翔(云南大学生物系,昆明650091)ASimpleEconomicalMethodfortheIsolationofPlantRNAMENGLingTANDeyongWANGHuanx...
孟玲谭德勇王焕效吕朝晖王晓燕周翔
六种重金属对大肠杆菌体内质粒DNA一级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5
1999年
将质粒pBR322,c-Myc,pC53-SN3,pTB29转入大肠杆菌HB101中使其各自分别在含亚致死浓度Pb^2+,Cd^2+,Zn^2+,Cu^2+,Mn^2+,Hg^2+的液体氨苄L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h,再将这些质粒抽提出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研究了这些重金属离子对大肠杆菌体内质粒DNA分子一级结构的影响。
孟玲王焕校谭德勇
关键词:重金属质粒大肠杆菌
重金属铅、镉、锌对小麦DNA构象的影响被引量:6
1998年
采用紫外吸收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铅、镉、锌对小麦DNA构象的影响。结果显示重金属铅、镉、锌均可影响小麦DNA构象,使其紫外吸收峰值发生变化。其中,铅离子对小麦DNA构象影响最大,50μg/mlpb2+处理使小麦出现明显减色反应,1000μg/mlpb2+处理使其沉淀析出;镉离子对小麦DNA构象影响不大,可使其产生轻微减色反应;低浓度锌离子使小麦DNA发生增色反应,而高浓度使小麦DNA发生减色反应。以上结果从分子水平显示了重金属铅、镉。
孟玲王焕校谭得勇
关键词:DNA构象小麦重金属
改善大分子质粒DNA重组效率的新方法被引量:20
1997年
采用两次连接法对一个质粒载体为 7 65kb ,插入子为 1 4 7kb的片段进行重组连接 ,使连接效率大大提高 .此方法对于大分子的质粒DNA重组是非常有效的 .
谭德勇邓双胜孟玲昝瑞光
关键词:DNA质粒DNA
环境污染的滞后生态遗传效应的植物预警监测
段昌群王焕校胡斌常学秀文传浩孟玲
项目以重金属为模式污染物,研究了污染物对植物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等各个层次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影响,揭示了环境污染的滞后生态遗传学效应的机制;发现种群水平上的生态学参数所反映的后果具有滞后性,而微观分子标记的变化所体现的...
关键词:
关键词:污染生态预警监测环境生物学
CdCl_2对质粒的生态效应及质粒在其宿主抗镉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用CdCl2处理体外或大肠杆菌体内质粒pWH58后,通过琼脂糖电泳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研究了Cd对质粒DNA结构的影响.通过比较带质粒与不带质粒大肠杆菌在含不同浓度CdCl2的氨苄LB与无抗LB培养液中的生长量,研究了Cd对大肠杆菌体内质粒的影响及质粒在其宿主Cd耐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体外、体内CdCl2处理对质粒pWH58DNA结构无明显诱变性.Cd胁迫下大肠杆菌体内质粒pWH58可进行复制传代和基因表达.质粒pWH58降低了其宿主———大肠杆菌HB101的Cd耐性,使其宿主Cd耐性最高从75μg·ml-1降至50μg·ml-1.Cd驯化处理可提高大肠杆菌HB101的Cd耐性,但经修复培养后其Cd耐性趋于回复原有水平,表明大肠杆菌HB101的Cd耐性是可诱导的。
孟玲王焕校谭德勇
关键词:CDCL2质粒耐性遗传毒理镉污染
Pb<'2+>、Cd<'2+>、Zn<'2+>对小麦DNA结构及种子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孟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