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乔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MRI及DWI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脑后部可逆性脑病MRI及DW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例经临床诊治及MRI检查的脑后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 revers Tble 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患者的资料,均常规MRI及DWI扫描并计算出ADC图。结果 15例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皮层受损,以枕叶、顶叶、颞叶好发,其中11例伴额叶受损,3例伴侧脑室深部白质、基底节受损,2例伴丘脑、小脑半球受损。13例发病时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2例为细胞毒性水肿。5例在首次检查后7-21d复查,3例病灶为可逆性完全消失,2例大部分病灶可逆性消失,局部有残留病灶。结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影像学具有特点,DWI、ADC容易区分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病灶,有助于临床鉴别及判断预后。
- 宋海乔黄丽娜强军倪莉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 ABCD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预后的急诊评估价值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评价ABCD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和90d脑梗死发生的急诊评估价值。方法以2006—01~2007—06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检查结果,按ABCD评分标准完成评分。随访TIA后7d和90d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评分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TIA后90d共35例(30.7%)发生脑梗死,其中24例(21.1%)发生于7d内;ABCD评分与TIA后7d和90d脑梗死发生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ABCD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CD评分(OR2.80.95%CI1.37~5.68,P=0.005)是TIA后7d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BCD评分(OR2.64.95%CI1.39~4.93,P=0.003)和DWI异常(OR5.84.95%CI1.08~31.66,P=0.041)是TIA后90d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CD评分是急诊预测TIA短期预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结合DWI结果可以提高其对TIA后90d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 杜敢琴孙圣刚富奇志宋海乔黄丽娜
- 关键词:ABCD评分脑梗死预后
- 脑胶质瘤卒中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卒中MRI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2例胶质瘤卒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瘤1例,低级别胶质瘤1例。MRI表现7例肿瘤征象与出血征象并存;5例出血征象掩盖肿瘤组织。结论胶质瘤卒中MRI正确诊断率与瘤出血量相关,对瘤出血量大,掩盖肿瘤组织易误诊,应结合MRI信号及临床与其他出血性疾病鉴别。
- 宋海乔孙聚保黄丽娜黄咏文李珂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胶质瘤瘤卒中
- 螺旋CT扫描对眼球突出的诊断价值
- 2004年
- 李梦周王琳毛晓红宋海乔史欣良
- 关键词:螺旋CT扫描眼球突出眼球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 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的优势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乙脑MRI影像特点及早期扩散加权成像价值,以提高对乙脑影像征象认识及早期检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经我院临床诊治的27例乙脑患者,全部病例均为血清IgM乙脑抗体阳性。磁共振扫描仪采用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其中20例在发病至神经系统出现症状7d内应用DWI。结果 27例儿童乙脑中24例累及丘脑,13例累及中脑黑质,6例累及皮层或皮层下白质,4例累及基底节,2例累及海马,2例累及胼胝体压部。20例在急性期(7d内)应用DWI检查:8例为细胞毒性水肿,DWI显示病灶范围、信号强度均优于T2WI、FLAIR,其中DWI单独显示3例。7例血管源性水肿,T2WI、FLAIR优于DWI。3例脑内多发病灶内两种水肿共存,DWI与T2WI、FLAIR在显示病灶能力中互有优势。结论儿童乙脑好累及双侧丘脑、中脑黑质,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早期DWI比T2WI、FLAIR更易发现病灶。
- 宋海乔黄丽娜黄咏文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 早期流行性乙型脑炎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及T2廓清效应特点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T2廓清效应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乙脑患者,观察其好发部位及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等信号特点。结果乙脑好发部位主要为丘脑(41/51,80.39%)、脑干(黑质和脑桥)(28/51,54.90%)及海马(16/51,31.37%)。14例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7例DWI呈稍高信号,16例DWI呈等信号,ADC图、T2WI、FLAIR均呈稍高或高信号;4例DWI、ADC图、T2WI、FLAIR均呈高信号;10例DWI呈高、稍高或等信号共存,ADC图呈高、低信号共存,T2WI和FLAIR呈等或稍高、高信号共存。乙脑急性期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及2种类型共存病例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1,P=0.413)。结论早期乙脑DWI表现不同,廓清效应可使病灶表现为假性正常,综合ADC图及常规序列可避免漏诊。
- 宋海乔强军高万勤黄丽娜马国瑞鲁果果
- 关键词:弥散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流行性乙型脑炎
- 多发胶质瘤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及鉴别。方法对7例经临床脑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多发胶质瘤患者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5例为2个胶质瘤,1例为3个胶质瘤,1例为4个胶质瘤,主要分布于额叶、顶叶、颞叶区域。T1WI多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均伴有不同程度水肿。增强扫描低级别胶质瘤为轻度不均匀强化,高级别胶质瘤多呈明显不均匀或花环样强化。结论多发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易于鉴别,而高级别胶质瘤术前诊断困难,易与颅内多发肿瘤或瘤样病变混淆,需注意鉴别。
- 宋海乔强军
-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 幕上及幕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诊断及鉴别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幕上及幕下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方法:1999-2013年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中枢神经经细胞瘤MRI表现资料17例(其中3例为术后复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位于侧脑室透明隔区域13例,位于侧脑室后角区域2例,第三脑室及幕下第四脑室各1例。肿块绝大多数呈囊实性混杂肿块影,T1WI呈低信号,其内多发小泡状更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夹杂更高泡状影。3例术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1例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中等程度或显著强化,囊变成分不强化。结论:幕上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好发透明隔区域,肿瘤内部多发小泡状影,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而位于侧脑室后角、第三脑室、幕下第四脑室内肿瘤缺乏特征,诊断困难。
- 宋海乔
- 关键词: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 淋巴管肌瘤病胸腹部临床与CT表现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淋巴管肌瘤病(LAM)胸部及腹部的临床与CT表现。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LAM胸腹部的临床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以肺内表现首发,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他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气胸、胸闷、咯血、咳嗽、乳糜胸等;病程中均未出现肺外表现,仅1例无意中发现腹部巨大肿物,但无肺内表现。胸部CT表现为两肺散在或弥漫分布囊腔影,大小2~20mm,囊壁薄而清晰,并且大多数囊腔间肺实质正常;4例合并肺大泡形成;2例出现胸腔积液。10例行腹部CT检查,7例有异常表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其中1例并腹膜后多发淋巴管肌瘤、腹膜后及腹腔积液,1例并肝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脾脏增大;余4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腹腔积液1例,腹膜后肿块并脾脏增大1例。结论LAM胸腹部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
- 强军宋海乔高万勤赵可李云东
- 关键词:淋巴管肌瘤病
- 影响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德清宋海乔连立飞
- 关键词:脑静脉静脉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