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强

作品数:35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血管
  • 12篇微血管
  • 12篇显微血管
  • 11篇减压术
  • 10篇手术
  • 8篇血管减压
  • 8篇手术治疗
  • 8篇微血管减压
  • 8篇显微血管减压
  • 7篇血管减压术
  • 7篇微血管减压术
  • 7篇显微血管减压...
  • 7篇疗效
  • 6篇显微手术
  • 6篇颅内
  • 6篇痉挛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瘤
  • 5篇乙状窦
  • 5篇出血

机构

  • 35篇胜利油田中心...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山东胜利职业...
  • 1篇胜利油田胜利...

作者

  • 35篇宗强
  • 27篇韩光良
  • 12篇成立峰
  • 8篇李涛
  • 7篇张吉荣
  • 7篇王明鑫
  • 5篇张黎
  • 3篇陆成芳
  • 3篇杨胜烨
  • 3篇王久忠
  • 2篇李冬梅
  • 2篇王立江
  • 1篇栾红
  • 1篇董云德
  • 1篇刘东
  • 1篇刘东
  • 1篇罗树彬
  • 1篇单宝昌
  • 1篇曲乐丰
  • 1篇吕海莲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脑科疾病...
  • 2篇2012’中...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血管减压术及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91例疗效分析
宗强
MR 3D FLASH-WE技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的术前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MR 3D FLASH-WE序列对特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VD治疗49例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 3D FLASH-WE序列扫描,判断面神经根部血管受压情况。结果 MRI显示病侧面神经根部有血管接触征象42例,可疑接触4例,无接触3例。术前MRI检查与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完全一致42例;MRI显示为单根责任血管,而术中证实责任血管为多根动脉4例;MRI未见责任血管,但术中发现2例;术前MRI和术中均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该序列判断责任血管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达87.5%。结论 MR 3D FLASH-WE技术对面肌痉挛病人MVD术前判断责任血管有较高的价值。
吕海莲罗树彬许道洲韩光良宗强张黎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
地塞米松鞘内注射与静脉注射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无菌性脑膜炎中的疗效比较
2020年
目的比较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地塞米松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后无菌性脑膜炎(A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行MVD并诊断为AM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次)治疗,频率为按需给药;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60μg/(kg·次)]治疗,频率为每日或隔日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及发热缓解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次数及激素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8、72 h后,2组患者头痛、发热症状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7.68±2.23)d]短于对照组[(12.76±2.37)d],治疗次数[(3.5±0.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6.8±0.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激素不良反应。结论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MVD术后AM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减轻激素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李红星彭肖肖张凯刘贻哲王瀚宗强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无菌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常见颅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附211例报道)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常见颅神经疾病的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66例面肌痉挛和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对2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无差异;对患者进行至少3月以上临床随访,明确术后3d和术后3月颅神经症状消失情况有无差异。结果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发热发生分别为51例、14例,面瘫发生分别为7例、1例,听力障碍发生分别为4例、2例,切口脑脊液漏发生分别为5例、2例,颅内感染发生分别为3例、2例:2种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伊〉0.05)。166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后3d颅神经症状消失109例,术后3月颅神经症状消失15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2.2%;44例患者在术后3d-3月间颅神经症状消失,存在颅神经症状延迟治愈情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3d颅神经症状消失40例,术后3月颅神经症状消失4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3-3%。结论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在手术操作并发症发生上无明显差异,且该手术方式疗效确切,面肌痉挛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逐渐获益。
宗强王立江韩光良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经乙状窦后入路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及多种措施并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MRTA检
宗强韩光良陆成芳李涛李冬梅成立峰
文献传递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临床研究(稿件编号:A35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男73例,女95例。年龄29~71岁,平均49岁。168例共有动脉瘤175个,其中多发动脉瘤6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164例前循环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1...
韩光良宗强李涛成立峰刘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
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单宝昌宗强周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微创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中降钙素原浓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作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Wistar大鼠动物模型,探讨SIRS动物模型中降钙素原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内毒素腹腔注射法,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模型,观察记录呼吸、心率、体温变化,测定血中甲状腺激素与降钙素原的浓度。结果:注射内毒素的大鼠降钙素原浓度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体温、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出现变化,大剂量内毒组变化明显。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炎症反应越明显,血清降钙素原浓度越高,甲状腺激素浓度越低。预后越差。
曾建慧宗强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降钙素原甲状腺激素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宗强韩光良杨胜烨陆成芳张黎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乙状窦后入路面肌痉挛微骨孔
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21例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根据不同病例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共计50个肢体。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全部患者术后立即感相应肢体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8%(49/50)。随访期间运动功能改善率为86%(18/21),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5%(20/21)。术后发生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26个(52%),肌力下降18个(3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复发1个(2%)。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和术后坚持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韩光良宗强成立峰张吉荣王久忠董云德张黎于炎冰
关键词:肌痉挛状态颅脑创伤周围神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