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江荫子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破骨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镧
  • 2篇磨损颗粒诱导
  • 2篇关节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异位骨
  • 1篇异位骨化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异位骨化
  • 1篇藤属
  • 1篇破骨细胞
  • 1篇人工关节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尚江荫子
  • 3篇戴闽
  • 2篇李哲
  • 2篇刘翔
  • 2篇邹飏
  • 2篇江川
  • 1篇李明军
  • 1篇杨康骅
  • 1篇邹帆
  • 1篇张斌
  • 1篇詹平
  • 1篇于小龙

传媒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氯化镧干预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浓度氯化镧对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刺激的小鼠颅盖骨骨溶解及小鼠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氯化镧在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
尚江荫子
关键词:氯化镧骨溶解破骨细胞人工关节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雷公藤红素抑制磨损颗粒诱导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探讨雷公藤红素抑制人工关节磨损颗粒诱导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使用真空球磨法制备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并用无血清培养基配制颗粒悬液。使用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将其按不同处理因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A组)、磨损颗粒组(B组)、磨损颗粒+雷公藤红素组(C组)和雷公藤红素组(D组)。分组处理24 h后行CCK-8毒性检测;通过ELISA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情况;RT-PCR检测TNF-α、IL-1β和核因子(NF)-κB的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1mg/L雷公藤红素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磨损颗粒组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和NF-κB的激活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加入雷公藤红素后以上各指标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抑制磨损颗粒诱导RAW264.7细胞促炎症因子的表达,并可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
李哲江川戴闽邹飏刘翔尚江荫子
关键词:雷公藤属炎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雷公藤红素
氯化镧对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氯化镧对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抑制效果及其对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重组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素的配体(RANKL)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氯化镧(2.5、20.0、100.0μmol/L)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24、48、72h的细胞增殖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数量;RT-PCR技术检测TRAP、c-fos、CAⅡ、RANK及TRAF6的基因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氯化镧均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P>0.05);TRAP染色显示氯化镧可使RANKL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但不同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各浓度氯化镧均可下调各基因的表达。结论氯化镧可抑制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其机制与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
邹飏江川刘翔李哲尚江荫子邹帆戴闽
关键词:氯化镧RAW264.7RANKL
艾瑞昔布与吲哚美辛预防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和吲哚美辛在预防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肘关节周围骨折脱位病例,并使用吲哚美辛或艾瑞昔布作为异位骨化预防用药,排除标准以后共114例。观察组66例,术后给予吲哚美辛25mg,3次/日,共用4周;对照组48例,术后给予艾瑞昔布100mg,2次/日,共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率、术后1周疼痛模糊视觉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异位骨化总发生率18.1%;对照组14.6%;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视觉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总计23例,占25.8%;对照组患者共7例,占10.4%;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瑞昔布可能为预防肘关节骨折脱位术后异位骨化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
詹平戴闽杨康骅李明军张斌尚江荫子于小龙
关键词:艾瑞昔布异位骨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