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芝华

作品数:41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护理
  • 9篇手术
  • 9篇术后
  • 7篇围手术
  • 7篇围手术期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骨折
  • 6篇关节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细胞
  • 5篇康复
  • 5篇间充质
  • 4篇人间充质干细...
  • 4篇手术期护理
  • 4篇术期护理
  • 4篇外固定
  • 4篇围手术期护理
  • 4篇膝关节
  • 4篇下肢

机构

  • 4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0篇尹芝华
  • 10篇许建中
  • 9篇何清义
  • 8篇吴新军
  • 8篇王序全
  • 6篇罗飞
  • 4篇吴雪晖
  • 4篇邓姝
  • 4篇高征
  • 3篇代飞
  • 3篇谢肇
  • 2篇郑婷婷
  • 2篇周强
  • 2篇李筱
  • 2篇赵玉华
  • 2篇秦晴
  • 2篇吴军
  • 1篇罗跃全
  • 1篇陈雍华
  • 1篇刘春玲

传媒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药业
  • 2篇第三届世界灾...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全国第六届骨...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术后患者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体会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具在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8例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支具固定的患者均进行支具佩戴前宣教和下肢活动训练,同时讲解佩戴和卸取的具体方法、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佩戴后正确的上(下)床方法及支具的保养等。结果本组均达到固定和矫正的目的,应用支具辅助后患者均能早期下床活动,疗效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脊柱外固定支具具有良好的固定功效,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缩短了卧床时间,提高了手术疗效。
尹芝华何清义许建中
关键词:脊柱外固定支具护理
骨外固定治疗下肢短缩的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功能康复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检验康复治疗对骨外固定治疗,下肢短缩的骨不连与骨缺损的作用.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对33例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行加压外固定并肢体延长.同时进行系统的功能训练.结果:33例均荻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38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29例功能恢复较为理想.结论:为尽可能恢复功能,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在进行加压外固定与肢体延长治疗的同时,系统的功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尹芝华
关键词:康复外固定骨不连骨缺损下肢短缩
充气式骨折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骨折固定器,包括由夹板和条形气囊依次间隔连接组成的固定器主体,所述固定器主体两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条形气囊相互连通,且所述条形气囊上设置有进气阀;本实用新型充气式骨折固定器,夹板和条形气囊制成一...
尹芝华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骨修复长骨骨缺损的护理
2005年
尹芝华王序全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护理
半月板损伤术后第1~63天功能训练计划被引量:5
2003年
半月板损伤可出现膝关节疼痛、打软腿、关节交锁等临床表现,关节间隙压痛、股四头肌萎缩、旋转挤压试验阳性等体征。经关节镜行半月板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黄合琴吴新军尹芝华邓姝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术后膝关节疼痛关节交锁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康复
随着CT和MRI影象学检查的广泛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率大大提高。2002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56例,其中243例进行了手术治疗,为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我们对243例患者进行了...
吴新军邓姝尹芝华
文献传递
膜诱导技术治疗长骨创伤后骨髓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 目的 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长骨创伤后骨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长骨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39岁。
尹芝华
关键词:骨髓炎综合护理措施
两种从骨髓中分离人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比较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 an bone m arrow derived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hBMMSCs)与常用的Percoll分离法之间的差异。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hBMMSCs分离方法。方法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hBM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从骨髓中分离的有核细胞得率及死亡率、贴壁细胞克隆数、细胞形态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有核细胞得率无显著差异(P>0.05);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有核细胞死亡率显著小于Percoll分离法(P<0.01);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hBMMSCs原代培养5 d的贴壁细胞克隆数/37.5 cm2显著多于Percoll分离法(P<0.05)。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Percoll分离法获得的hBMMSCs细胞形态均一,为纺锤形或三角形;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Percoll分离法获得的原代hBMMSCs CD105阳性表达率[(94.0±2.0)%vs(95.8±1.5)%]及CD34阴性表达率[(96.0±1.2)%vs(97±1.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Percoll分离法相比较,F icoll(1.073 g/m 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MSCs具有细胞死亡率较小,细胞得率较多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hBMMSCs分离方法。
代飞吴军许建中王序全尹芝华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子细胞细胞培养
自体血清对牛血清适应性人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自体血清对牛血清适应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 an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h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用10%的自体血清培养牛血清适应性hMSCs,分别以新生牛血清、胎牛血清及全程自体血清组作为对照,通过相差显微镜、细胞计数、MTT法、CCK-8(cell counting K it-8)检测观察各组hMSCs的增殖状况。结果各组细胞均呈现正常的形态,细胞生长曲线相似,自体血清促进hMSCs体外增殖的效率与胎牛血清相似,较新生牛血清高;自体血清对牛血清适应性hMSCs的增殖效率有负面影响,但仍比新生牛血清更高。结论10%的自体血清对hMSCs具有与胎牛血清类似的良好促增殖作用,并对牛血清适应性hMSCs的促增殖效率有尚可接受的轻微不利影响。
罗飞许建中王序全谢肇代飞何清义尹芝华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自体血清
PBL法在临床骨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在骨科临床护理见习教学中,选取160名本科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PBL组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LBL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BL)的教学法。结果PBL组理论学习成绩显著优于LBL组(P<0.05),PBL组的问卷调查满意率也高于LBL组,表明在骨科临床护理见习教学中PBL法优于LBL法。
何清义吴琪王序全许建中马树枝吴新军尹芝华
关键词:骨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