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永成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甘肃药用蒿属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对蒿属植物野外调查及标本的收集、整理和系统鉴定,甘肃蒿属植物共有73种、5变种,隶属于2亚属,在甘肃省内有陇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2个分布丰富区。分析表明,蒿属植物可分为7个分布型和4个变型,其中以中国分布最多(占25.6%),除世界分布和中国特有外,均为温带性地理成分,说明本区系的主要特征为典型的温带性质。根据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将甘肃蒿属植物区系划分为走廊小区、祁连山小区、中部小区、甘南小区和陇南小区,其中走廊小区和陇南小区不仅是本区藜科植物主要分布区,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和畜牧业基地。笔者等对各小区的区系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实践建议,以期为甘肃省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和草场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
- 程晓王秀丽李青静李霞岳永成
- 关键词:蒿属区系特征区系分区
-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波缘风毛菊资源分配及花部特征对种子数目和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通过采样调查法和烘干称量法检测了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种群波缘风毛菊(Saussurea undulata)花期与果期的形态特征,研究了其花期与果期的资源分配,并对花期花部特征对果期种子特征的影响作出分析。结果表明:1)波缘风毛菊在花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繁殖器官,而在果期增加了对种子的资源投资;2)波缘风毛菊花期部分花部特征的变异导致其果期产生的种子随海拔升高数量减少、百粒重增加,因为波缘风毛菊需要在高寒草甸的极端环境下保证每粒种子的存活能力,因此采取了产生更少但更大种子的生存策略。
- 王一峰岳永成
- 关键词:海拔繁殖
- 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对铅胁迫的生理抗性被引量:9
- 2014年
- 以分布于甘肃徽县重金属污染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非污染区的乌苏里风毛菊(Saussurea ussuri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方法,通过测定和比较其对不同浓度铅胁迫的生理指标,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对铅胁迫的生理抗性响应,探究风毛菊属植物对重金属铅的抗性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铅胁迫处理下,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非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两个居群乌苏里风毛菊抗氧化酶系的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抗性相对较强;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两个居群乌苏里风毛菊MDA含量均升高,非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MDA含量的上升趋势明显大于污染区种;两个居群乌苏里风毛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减少,其中非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减小趋势明显大于污染区种。不同浓度铅胁迫处理下,污染区乌苏里风毛菊这些变化表明其已经产生了适应性抗性进化,形成了重金属抗性生态型。
- 王一峰岳永成
- 关键词:青藏高原铅胁迫生理指标
- 青藏高原东缘常见种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的繁殖分配被引量:20
- 2013年
- 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常见种长毛风毛菊的6个海拔梯度(3200~3850m)18个居群的繁殖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毛风毛菊随海拔的升高个体和营养器官减小,繁殖的投入增加;随着海拔的升高,长毛风毛菊的个体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数目减少,管状小花重量和百粒重增大;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和个体种子的数目及重量间存在权衡关系;长毛风毛菊的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存在负相关关系。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长毛风毛菊以减少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的数目来增加管状小花重量和百粒重,是保证有性繁殖成功的策略之一。
- 索南措王一峰李梅岳永成李毛先
- 关键词:小花百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