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劲松
- 作品数:18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 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用于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测试的比较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用于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测试比较发现,采用Marsh筒法无论在测定减水剂饱和掺量点、对经时损失的敏感性上,还是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度的相关性上都优于净浆流动度法。
- 肖忠明郭俊萍席劲松宋立春陈萍王文茹
- 关键词:MARSH筒法减水剂
- 矿渣粉颗粒群参数对矿渣活性和混合水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混合材料的填充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为基础,测试了不同颗粒分布矿渣粉制备的水泥的物理性能,研究了矿渣粉颗粒群参数对水泥使用性能和混合水泥抗压强度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粉颗粒分布宽、粗大化有利于混合水泥使用性能的提高;同时,颗粒堆积密度也影响混合水泥抗压强度比的高低,但主要对早期作用明显,而后期的抗压强度比则与矿渣粉的比表面积直接相关。
- 肖忠明何力郭俊萍程伟席劲松任丽云李文武宋立春
- 关键词:矿渣粉水泥性能活性
- 硫酸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研究了河北辛集、广西柳州的硫酸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与一般火山灰质材料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硫酸渣具有改善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提高耐硫酸盐侵蚀和后期强度增进率小的特点。
- 肖忠明王昕霍春明宋立春席劲松郭俊萍王文义
- 关键词:硫酸渣体积安定性
- 提高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对水泥颗粒堆积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对相同比表面积时增加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对水泥颗粒堆积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能够提高水泥颗粒的堆积密度,利于水泥浆体早期结构的发展。
- 肖忠明任丽云郭俊萍程伟席劲松何力李文武宋立春
- 关键词:堆积密度浆体结构
- 水泥颗粒堆积状态因子被引量:4
- 2010年
- 用不同组成、不同细度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计算水泥颗粒的堆积孔隙率分析研究了水泥颗粒堆积程度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水泥颗粒堆积孔隙率与R45/n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呈线性关系;可以将R45/n称之为水泥颗粒堆积状态因子,此值越大,水泥颗粒的堆积越紧密;从R45/n因子的相关参数来看,通过提高水泥中的粗颗粒含量或者拓宽水泥的颗粒分布均能提高水泥颗粒的堆积程度。
- 肖忠明郭俊萍程伟席劲松何力李文武任丽云宋立春
-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颗粒堆积状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用不同组分、不同颗粒组成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近似计算水泥颗粒的堆积孔隙率,分析研究了水泥颗粒组成对水泥颗粒堆积状态的影响规律和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水泥颗粒堆积孔隙率与水泥的颗粒组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呈线性关系;在通常水泥的颗粒分布参数中,水泥颗粒的堆积状态与80μm筛余、45μm筛余最为相关,均匀性系数次之,而与3μm筛余的相关性最差;在水泥颗粒分布参数中,均匀性系数对水泥颗粒堆积程度的影响最大,80μm筛余次之。即水泥颗粒的堆积程度主要受颗粒分布宽窄、水泥中的粗颗粒粒径及含量的控制。在水泥整体粗细程度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泥颗粒分布越宽、水泥中的粗颗粒越大以及含量越高,水泥颗粒堆积的越紧密。
- 肖忠明郭俊萍程伟任丽云何力李文武宋立春席劲松
- 关键词:孔隙率标准稠度用水量
- 通用硅酸盐水泥
-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
- 颜碧兰江丽珍肖忠明刘晨张秋英陈萍霍春明席劲松宋立春王昕郭俊萍
- 关键词:建筑建筑物水泥硅酸盐水泥
- 混合材对水泥浆体脆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矿渣和粉煤灰对水泥脆性的影响及规律,同时就混合材改善水泥脆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材能够改善水泥的脆性,但只有掺量>15%后效果才比较明显;混合材改善水泥脆性的机理,除了已有共识的二次水化反应消耗浆体中的Ca(OH)2和改善界面过渡带外,还包括以下机理:由于Ca(OH)2浓度的降低,使其不能饱和结晶,而形成薄弱的层状结构;水泥浆体成为相对低钙体系,利于纤维状钙矾石的形成;混合材的使用,降低了水泥的水化速率,减少了因化学收缩、自收缩、温差收缩等原因造成的微裂缝。
- 肖忠明郭俊萍宋立春席劲松
- 关键词:水泥浆体脆性混合材二次水化
- 不同颗粒群对水泥性能的作用及贡献被引量:3
- 2009年
- 以水泥颗粒的粗粉微集料效应为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水泥颗粒群对水泥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对水泥性能影响幅度最大的为水泥中的粗颗粒群和微粉颗粒群,中间颗粒的影响幅度远小于粗粉和微粉;粗颗粒群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水泥使用性能的改善,而微细颗粒群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力学性能的发挥。
- 肖忠明李文武郭俊萍程伟席劲松任丽云何力宋立春
- 关键词:水泥性能
- 《水泥的命名原则和术语》GB/T4131—2014新标准介绍
- 2017年
- 1概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首次制定了《水泥命名原则》GB/T4131—84和《水泥定义名词和术语》GB/T5947—86,1995年在修订这两个标准时,经研究,将两个标准合并,1997年发布了《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4131—1997,该标准是我国水泥行业的基础标准之一。
- 江丽珍杜勇朱文尚席劲松
- 关键词:水泥标号水硬性复合水泥水泥强度水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