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景环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年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的7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并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75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明显改善33例,改善10例,无效6例,治愈率78.7%,有效率92.0%。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6.7%),均不影响继续服药,并于服药1周后自行消失。结论应用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 常景环
- 关键词:度洛西汀脑卒中抑郁症
- 低于标准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评价低于标准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患者均于发病后4.5h内给予rt-PA进行溶栓治疗,将低于标准剂量的习惯剂量(0.6mg·kg-1,最大剂量60mg)设为观察组,指南推荐剂量(0.9mg·kg-1,最大剂量90mg)设为对照组。溶栓前、溶栓后4周及治疗2个月后根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对患者的脑功能进行评分,依评分结果判断疗效。结果:溶栓前2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周2组CSS评分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与溶栓后4周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C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86.7%、90.0%(P>0.05)。结论:应用低于标准剂量的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收到和标准剂量相同的疗效。
- 常景环戚志平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头CT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6例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比较阳性率。结果 DSA显示的40例血管狭窄除1例CTA未检出外,余在CTA上均显示为同样程度的狭窄,CTA未出现假阳性。结论CTA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辅助检查手段安全、方便、快速且准确,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首选检查方法。
- 常景环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死亡相关因素,寻找对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死亡有预测价值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102例,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分为生存组63例和死亡组39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检查结果及撤机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75岁(66.7%vs 39.7%)、冠心病(61.5%vs 31.7%)、低蛋白血症(66.7%vs 23.8%)、肾功能不全(59.0%vs 36.5%)、电解质紊乱(61.5%vs 30.2%)、机械通气时间[(181.85±146.41)h vs(118.20±109.41)h]、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9.0%vs 33.3%)明显高于生存组,撤机成功(17.9%vs 81.0%)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9.671,P=0.003)、撤机成功(OR=0.038,P=0.000)与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死亡明显相关。结论年龄≥75岁及撤机失败的重症脑梗死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 罗小娜冯丽君陈江波常景环杨全玉
- 关键词:脑梗死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调肾功能不全
- 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药物及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5、7、14、28d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较单用尿激酶疗效更显著。
- 常景环杨全玉
-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羟乙基淀粉小剂量尿激酶
- 脑梗死运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脑梗死运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6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运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冯丽君王昆常景环
- 关键词:脑梗死高压氧法舒地尔
-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0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给予羟乙基淀粉250mL静滴,1次/d,法舒地尔注射液30mg静滴,2次/d;对照组每日给予羟乙基淀粉250mL静滴,1次/d,丁咯地尔注射液0.2g静滴,1次/d。辅以对症支持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加快,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应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常景环陈江波戚志平
- 关键词: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醒脑静注射液)各46例,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提升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戚志平马琳常景环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静注射液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1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3个亚组,即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3例,不稳定斑块组56例,抽取上述3组患者发病急性期2d和恢复期14d时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的水平,并与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 (1)脑梗死急性期2d不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及对照组,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及对照组,无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7.46,P<0.05)。(2)脑梗死恢复期14d不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无斑块组及对照组,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31,P<0.05),无斑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的水平与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 常景环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IL-6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