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荣
- 作品数:2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邯郸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民间信仰对女娲形象的双重演绎被引量:2
- 2011年
-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驳杂的民间信仰中,女娲形象又被重新演绎塑造。民间信仰的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复杂扭结造成了女娲形象双重演绎过程,一方面将女娲由远古神祇演绎为人类慈祥的母亲,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另一方面女娲又被赋予无所不能的神力,成为万人敬仰的大神。这是一个交叉式的双向互动,其复杂性是和民间信仰的混沌性共生的。女娲在民间的这种存在方式最终决定了女娲文化信仰现存状态和未来演变的流向,这对于民间女娲文化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常玉荣何石妹侯艳娜
- 关键词:女娲形象民间信仰
- 道德·理想·热诚——孙犁的作家修养论评析
- 2009年
- 在孙犁的作家修养论中,"道德"是作家修养的第一要义,是作家的为文之道,以传统儒家文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理想"的两个层面——人文理想与政治理想——分别代表了对孙犁影响颇深的五四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对作家修养提出的要求,是作家创作的灵魂,与对作家的道德要求互为补充;"热诚"是作家创作的动力,是保证作家高尚修养能够提升作品格调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人格与文格的统一,达到孙犁所倡导的作家修养与文学创作的统一。
- 常玉荣马婧贤
- 关键词:道德热诚
- 谈地方学的元理论建设——兼谈邯郸学被引量:1
- 2014年
- 关于地方学的认识,是近二十年来引起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尽管不少致力于地方学建设的学者在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就地方学的学科理论建设而言,仍然迷津重重,鲜有建树。不仅在地方学的概念上存在明显分歧,而且在基本理论框架上没有一致见解。因此它作为一个学科建设尚任重道远。加强其元理论建设,为支撑学科构架,是十分必要的。
- 常玉荣侯廷生
- 关键词:地方学元理论
- “阶级”视域中的人性言说——孙犁解放区时期的人性观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探究了孙犁解放区时期的人性观,认为孙犁在文学世界中塑造的各类人物实质上都在诠释“无产阶级人性”的内涵:民族美德是其人性内涵的核心,道德崇尚是其人性建构的价值取向。孙犁的这种人性建构方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显示了其应有的价值,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见的。
- 张世岩常玉荣
- 关键词:人性阶级道德
- 女娲民间信仰的世俗化演变及其文化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民间信仰中,女娲信仰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功能的多功利性诉求和情感的伦理化投射,女娲走下了神坛,走进了信仰者的世俗生活,这种演变过程较为典型地表现了民间信仰的世俗性特征。同时,女娲在民间的这种存在方式最终决定了女娲文化信仰现存状态和未来演变的流向,这对于民间女娲文化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马计斌常玉荣何石妹
- 关键词:民间信仰世俗化
- 荀子“以礼导欲”思想的社会学意义
- 2015年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荀子思想的独特价值只有从社会学角度观照才能凸显出来。其唯物主义的立场使其能够准确发现社会治乱的根源,并从社会需求和社会分配的关系出发,解决社会矛盾,超越了从单纯道德修身出发来谈社会治理的局限性。其"以礼导欲"的社会治理方略切中社会矛盾要害,其"和谐"的社会理想虽缺乏终极意义,却可以支撑人类社会完成到达大同社会理想之前的发展与衍化。
- 常玉荣刘志轩
- 关键词:荀子社会学
- 关于邯郸市成语典故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探索被引量:2
- 2009年
-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论述邯郸市成语典故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首先分析了邯郸市在建设邯郸市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主要是从资源条件、群众需求条件、资本条件和人力条件四方面分析了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和不足。然后重点论述了邯郸市成语典故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政府规制、产业平台构建、产业要素集聚三个方面;发展主要是成语典故文化产业体系的架构。
- 常玉荣覃宏侯艳娜
- 关键词:产业集群
- 新时期孙犁人性观的变迁与重构
- 2007年
- 作家孙犁在解放区时期是一位美好人性的歌者,而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孙犁的人性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他心目中的完美人性,即坚持其一贯的道德化定位,对责任与自由的双重期冀:在对个人进行道德伦理规约的同时,又给个人以适当的生存空间。
- 常玉荣张世岩
- 关键词:完美人性人性观
- 雁过留声 诗心永存——评《雁翼研究丛书》
- 2013年
- 2011年6月,“河北省雁翼研究会”在邯郸学院成立。邯郸学院的同仁们致力于雁翼文学研究,积极开展雁翼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汇编工作,2012年9月出版的《雁翼研究丛书》,正是雁翼研究丰硕成果的体现。雁翼,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然而关于雁翼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见,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也只是散见于一些文学刊物之上。可以说,人们对雁翼的认识与他对中国文坛的实际贡献还有一定的距离。《雁翼研究丛书》是一部全面收集和展示雁翼生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丛书,填补了雁翼研究的巨大空白。
- 常玉荣
- 关键词:文学家
- 乡村旅游“景村共生”发展模式探析
- 2024年
- 以乡村旅游“景村共生”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在解释共生概念和共生系统的内涵、明确景村共生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方面,对乡村旅游“景村共生”发展模式的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景村共生”式发展路径。
- 原常富常玉荣
-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