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历年小儿尸检数及尸检率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张忠德杨雁王进进庞芸陈莲石树中
- 关键词:小儿围产期尸检
- 肾脏畸胎瘤样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观察:附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畸胎瘤样肾母细胞瘤(teratoid Wilms'tumor)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分析1例畸胎瘤样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病理学、免疫组化,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肿瘤由表现为大量异源性组织(角化物质的湖、脂肪、肌肉、软骨和花边样骨样基质)中有岛状的经典肾母细胞瘤的三种成分——胚芽、腺管和基质。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肾母细胞瘤蛋白(WT1)阳性。患者手术后26个月状态良好,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经典肾母细胞瘤成分和肿瘤细胞表达WT1阳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该瘤通常不具有侵袭力,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较好。
- 史青王雪莉庞芸张彬
- 关键词:肾肿瘤预后
- 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ependymoblasto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室管膜母细胞瘤患儿1例,2岁,女,临床表现为癫疒间发作伴意识障碍。CT显示肿瘤位于左大脑枕顶叶,边界清楚,组织学形态特征为小圆形的幼稚母细胞呈复层排列围成管腔样菊形团结构,有灶性坏死,免疫组化表达Vimentin、GFAP、EMA和S-100。结论室管膜母细胞瘤少见,属WHOⅣ级,应与其他儿童母细胞瘤鉴别。
- 史青庞芸张福林
- 关键词:婴幼儿
- 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患儿胃窦部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 ,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 ,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8)、过氧化物酶 (MPO)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对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根据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炎症均重于Hp阴性者。Hp感染能够增加胃液内IL 8、MPO含量。胃液内IL 8、MPO含量随着胃窦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IL 8与MPO之间有较强相关性。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中 ,IL 8表达能较确切地反映胃黏膜的病变程度。炎症因子在Hp引起的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间起着重要作用。
- 沈鸣苗芸乔蓉胡志红王锐萍贾福妹田国力董庆元刘家应罗冰清庞芸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炎症因子
- 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及其癌细胞DNA定量分析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形态特点及癌细胞DNA含量和倍体的关系。方法 对 4例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进行病理形态观察 ,并用图象分析仪对癌细胞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例癌细胞胞质透明呈透明细胞且有乳头状结构 ,其中 2例乳头状结构超过 5 0 % ,3例均见钙化小体及明显出血坏死 ;DNA检测 :DNA平均指数 1.31,呈 2倍体型 ,高 2倍体型或亚 4倍体型。结论 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形态特点为癌细胞胞质透明 ,以乳头状结构为主 ,可见钙化小体 ,常伴出血、坏死 ,癌周肾小球、肾小管基本正常为特征。癌细胞DNA呈 2倍体或高 2倍体型或亚 4倍体型。
- 罗冰清归良桢庞芸邬伟义丁爱莉
- 关键词:儿童肾肿瘤透明细胞腺癌倍体
- 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2006年收集的4例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表型检测。结果: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迅速且伴不规则发热及肝脾肿大;组织学特征是淋巴结结构破坏,上皮样大细胞浸润淋巴窦,瘤细胞较大,细胞核偏位,形态多样,类似马蹄形、肾形。患者的肿瘤细胞均表达ALK-1、EMA和K i-1。结论:对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1、K i-1、EMA的表达情况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史青庞芸陶琨陆洪芬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儿童
-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_pulmonaryblastoma,PPB)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和早期诊治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X线片呈肺野巨大圆形软组织肿块的患儿行肺叶切除术、病理学常规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PPB,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岁女孩肺内病变抗炎治疗无效,无呼吸困难、贫血、消瘦等表现,手术见左上肺尖后段囊实性孤立性、境界清楚肿块,组织结构见分化较差的小圆细胞、梭形细胞,间质成分含横纹肌母细胞、成熟和/或不成熟软骨小岛,腺管分化良好。免疫组化标记检查确诊为PPB。结论小儿肺部肿瘤病理学检查出现间胚叶组织和疑似上皮细胞且免疫组化标记呈阳性表达时,可诊断为胸膜肺母细胞瘤。
- 庞芸陆洪芬罗冰清施达仁丁爱莉邬伟义范月珍
- 关键词: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小儿
- 儿童乳腺纤维腺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01年
- 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是发生于乳腺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成年女性,但在儿童期内发生率甚低,往往不为临床儿科医师所重视。儿童乳腺纤维腺瘤在儿童乳腺肿瘤中最为常见,且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们收集了14例,均为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就此病展开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对儿童期此肿瘤的进一步认识。……
- 庞芸罗冰清邬伟义丁爱莉蒋树娟
- 超声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03年
- 孙莉罗冰清庞芸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鉴别小儿
- 小儿霍奇金淋巴瘤地区性比较
- 2002年
- 目的 分析上海与美国俄亥俄州小儿霍奇金淋巴瘤(HD)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总结上海近20年及俄亥俄州中部地区近50年小儿霍奇金淋巴瘤的资料,并加以比较。结果 上海组HD发病年龄较低,Ⅰ、Ⅱ期病例较多,临床合并有症状的比例较高,组织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高于俄亥俄州中部地区,而结节硬化型则相反。两组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别,原发部位多在头颈部。结论 上海地区与俄亥俄州中部地区小儿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 张忠德殷敏智王燕陈莲庞芸W.A.Newton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小儿病理学病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