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庆

作品数:54 被引量:30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动脉
  • 2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5篇血管
  • 15篇冠状
  • 15篇冠状动脉
  • 14篇血管疾病
  • 13篇胆固醇
  • 13篇动脉粥样硬化...
  • 13篇心血管
  • 13篇心血管疾病
  • 13篇血脂
  • 13篇他汀
  • 13篇固醇
  • 1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0篇病患
  • 9篇脂蛋白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血症
  • 5篇低密度脂蛋白

机构

  • 4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54篇张大庆
  • 11篇赵水平
  • 8篇郭旭
  • 7篇蒋昆
  • 5篇郑红梅
  • 5篇张敏丽
  • 4篇李全忠
  • 4篇周宏年
  • 4篇聂赛
  • 4篇王晓鸥
  • 3篇孙英贤
  • 3篇李欣颖
  • 2篇孙志军
  • 2篇张新忠
  • 2篇申亚丽
  • 2篇李露露
  • 2篇苏艳红
  • 1篇李杨
  • 1篇赵冬
  • 1篇余国龙

传媒

  • 16篇实用药物与临...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长沙血脂论坛...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易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临床面临的挑战。基因诊断是金标准,儿童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相关家族史。目前,儿童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策略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尽早启用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米泊美生和PCSK9抑制剂的临床证据亦逐渐增多,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手段。
樊雅青彭及雅米蓁张大庆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郭旭张大庆
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兔1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组和淀粉组,取皮下组织进行脂肪细胞培养,并行各组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和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水平。并检测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PRAR)γ mRNA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与淀粉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显著降低36%,与血浆IL-6的水平显著相关(r=0.906,P<0.01)。血浆IL-6的水平与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相关(r=0.849,P<0.01)。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与PPARγ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900,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浆中IL-6水平,并可通过增加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来抑制其分泌IL-6。
张大庆赵水平周宏年聂赛李全忠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抗胆固醇血症药脂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13
2003年
赵水平张大庆周宏年聂赛李全忠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高胆固醇血症
PCSK9抑制剂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降低胆固醇治疗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防治的基石,目前指南推荐控制LDL-C水平首选他汀类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经过他汀治疗的ASCVD患者仍存在较高剩留风险,另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在他汀类药物最大耐受剂量的情况下血脂仍不能达标。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LDL-C代谢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PCSK9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血LDL-C水平,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目前国外已批准PCSK9抑制剂用于临床。本文将系统综述有关PCSK9基因与血脂代谢的关系、PCSK9抑制剂的研发过程,总结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
蒋昆张大庆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CSK9
Blebbistatin在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以及GFP基因转导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07年
目的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用以解决心脏疾病的细胞机制问题。该文旨在寻求一种高效特异的细胞收缩抑制剂(Blebbistatin,BS)来提高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成活率并延长细胞培养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转基因实验的效率。方法通过肌细胞收缩抑制剂干预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运用生理学、药理学、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从细胞成活率,腺病毒转导GFP基因并表达相应蛋白产物的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研究显示,25μM的BS较10mM的BDM而言,前者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成活率,延长细胞培养时间,以及能够稳定地维系培养过程中良好的细胞形态,并且高效地表达腺病毒转导GFP基因的蛋白产物。结论BS是一种特异性的细胞收缩抑制剂,能够提高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成活率并延长培养时间,从而提高由病毒介导的基因转导效率。
赵玫戚其学何蓉张大庆傅鹏杨川孙英贤赵传胜白小涓
关键词:BLEBBISTATIN基因转导绿色荧光蛋白
普罗布考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再认识被引量:9
2018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血脂异常是ASCVD发生和发展的核心致病性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ASCVD防控的首要干预靶点,首选他汀类药物。但众多临床研究显示,即使强化他汀治疗,患者仍存在较高的ASCVD剩余风险,且他汀类药物本身亦有其局限性。普罗布考作为唯一的抗氧化类降脂药,既往主要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普罗布考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受到国内外指南的推荐。本文系统阐述普罗布考的药理学特点及其在基础领域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在治疗ASCVD过程中再认识普罗布考提供新的信息。
曹珊珊侯禹辰张大庆
关键词:抗氧化剂血脂异常
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参与脂质代谢和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兔皮下脂肪细胞分别在含阿托伐他汀 (0~ 10 μmol/L)的培养基中孵育 2 4h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 6 (IL 6 )水平 ;使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PPAR)γ、清道夫受体 (CD36 )mRNA的表达。测定脂肪细胞对12 5I OxLDL的特异性摄取量 ,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其干预作用。结果 正常脂肪细胞可摄取12 5I OxLDL。阿托伐他汀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脂肪细胞分泌IL 6 ,并增加其对12 5I OxLDL的摄取 ,同时亦可剂量依赖性增加脂肪细胞PPARγ和CD36mRNA的表达。脂肪细胞分泌IL 6与其PPARγ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 =- 0 6 3,P =0 0 11) ,同时脂肪细胞对12 5I OxLDL的特异性摄取量与PPARγ和CD36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 84、0 89,P均 <0 0 1)。结论 脂肪细胞既可分泌促炎症因子又可摄取Ox LDL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影响PPARγ和CD36mRNA的表达而调节脂肪细胞分泌IL 6和摄取Ox LDL的功能。
赵水平张大庆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脂肪细胞脂质代谢降血脂药新西兰兔
无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无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患者诊断冠心病(CHD)的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分析无左室肥厚高血压组(n=41)与非高血压组(n= 54 )运动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敏感性(83. 33%,95 .45%)、阴性预测值(89 .47%,96. 43%),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特异性(58 62%,84 38%)、准确性(65 .85%,88. 89%)、阳性预测值(45 .45%,80 .77%)高血压组低于非高血压组(P<0 05)。高血压组假阳性率(41.38%)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15.63%,P<0. 05)。高血压组中假阳性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量、最高心率均高于真阳性者(P<0 .05),假阳性者最大ST段下移幅度小于真阳性者,且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真阳性者(P<0 .05)。结论 无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增加,需结合运动试验的其它参数综合分析以提高运动试验的诊断价值。
罗琳赵水平曹阳张大庆李乔华
关键词:左室肥厚高血压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运动量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变异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FH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大,但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FH患者的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及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以增进广大临床医生对FH患者的认识,规范FH的诊治。
郭凤静张大庆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机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