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冲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小RNA-93靶向大型肿瘤抑制因子2对肾癌细胞GRC-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93靶向大型肿瘤抑制因子2(LATS2)对肾癌细胞GRC-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人肾癌细胞GRC-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3与LATS2的靶向关系。分别转染Neg-miR、pre-miR-93、anti-miR-93至肾癌细胞GRC-1,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iR-9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ATS2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iR-93与LATS2存在结合位点。与转染Neg-miR比较,共转染pre-miR-93与LATS2-wt可使GRC-1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00)。与Neg-miR组比较,pre-miR-93组miR-93表达上调,LATS2蛋白表达降低(P=0.000);anti-miR-93组miR-93表达降低,LATS2蛋白表达增高(P=0.000)。与Neg-miR组比较,pre-miR-93组细胞增殖活性增高,同时凋亡率降低(P=0.000);anti-miR-93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同时凋亡率增高(P=0.000)。结论miR-93可通过靶向LATS2调控肾癌细胞增殖及凋亡。
- 冯子煜顾朝辉李帅张学冲兰东阳刘秉乾王义昆贾占奎杨锦建武玉东
- 关键词:肾癌脱噬作用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和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49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ALRP23例,LRP26例,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指标,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ALRP组患者和LRP组患者手术时间(t=0.95,P>0.05)、术中出血量(t=1.68,P>0.05)、切缘阳性率(χ^(2)=0.02,P>0.05)、术后通气时间(t=0.22,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t=1.59,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率(χ^(2)=0.00,P>0.05)、术后生化复发率(χ^(2)=0.08,P>0.05)、术后6个月控尿率(χ^(2)=0.08,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LRP组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低于LRP组[(14.26±2.38)min比(18.46±2.40)min,t=6.14,P<0.01];RALRP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低于LRP组[(15.48±2.11)d比(17.69±2.33)d,t=3.47,P<0.01];RALRP组术后3个月控尿率高于LRP组[82.61%比53.85%,χ^(2)=4.59,P<0.05];RALRP组术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LRP组[78.26%比50.00%,χ^(2)=4.1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A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满意瘤控的同时减少术后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并在吻合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李炎生顾朝辉张二伟李冠儒张学冲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癌
- 肾上腺术后肾上腺皮质危象12例报告
- 2012年
-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危象的预防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发生肾上腺危象12例的资料。结果男5例,女7例。年龄17~55岁,平均37.2岁。发生肾上腺危象的12例肾上腺占位病例中,柯兴氏腺瘤3例,醛固酮瘤4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2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发生神智改变12例,心率增快12例,高热伴少尿8例,低血压休克1例,其他不典型症状5例。实验室检查提示重度低钠12例,低钾8例,高血糖9例。所有病例经补充糖皮质激素、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肾上腺危象病情危急凶险,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提高认识和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 张学冲魏金星王智勇刘建华张雪培
- 关键词:肾上腺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危象
- 带蒂腹直肌瓣修补膀胱阴道瘘39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带蒂腹直肌瓣修补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39例较大瘘口的膀胱阴道瘘患者行带蒂腹直肌瓣修补,其中初次修补34例,2次以上修补5例;单纯瘘口修补30例,瘘口修补并输尿管膀胱再植9例。结果:39例患者中有38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一次手术成功率97.4%(37例);1例(2.6%)行二次修补治愈。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出现阴道漏尿。结论:利用带蒂腹直肌瓣覆盖修补瘘口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有效方法。
- 魏金星张学冲张雪培王智勇杨彦峰
-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
- 肌层浸润性上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生存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术后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构建生存列线图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建立的SEER数据库中UTUC患者信息,分析筛选出影响生存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绘制列线图,计算C指数(C-index)和NRI值评估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图检验其精准度,决策曲线(DCA)及决策树模型评价模型临床有效性。结果筛选出的因素有:诊断年龄、原发部位、T分期、M分期、肿瘤最大径,将其纳入构建列线图,经内部验证,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6,相较于单纯的TNM分期有明显提升,校准图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列线图相较于TNM分期能更好预测肌层浸润性UTUC患者的预后生存,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方案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彭红亮兰东阳张学冲杨振刘秉乾武玉东
-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列线图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标准经皮肾镜(PCNL)联合输尿管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采用PCNL联合输尿管镜进行治疗的126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资料。同时,选取行单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和疗效差异。结果 PCNL联合输尿管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期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NL联合输尿管镜组患者术后27例出现发热,术后1例出现严重出血,未出现集合系统撕裂或穿孔、胸膜、肠管及重要血管损伤。13例残余结石肾再次行该手术治疗,术后复查无结石残留;48例肾结石术后随访6~3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PCNL联合输尿管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安全有效,是其治疗理想的选择。
- 王赞礼万福庆冯子熠张学冲
-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肾结石
- 多房囊性肾癌32例诊疗分析
- 2015年
- 目的通过探讨多房囊性肾癌诊疗过程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32例,术前行影像学检查,按照Bosniak分类,Ⅱ类5例、ⅡF类8例、Ⅲ类19例。术前诊断为多房囊性肾癌28例,其中9例行肾根治术,19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误诊为多房肾囊肿的3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2例为多房囊性肾癌随即改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术中冰冻病理为良性而术后病理示多房囊性肾癌,后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多房囊性肾癌,TNM分期均为T1NOM0期。组织分级:G122例、G210例。随访8。64个月,平均21.4个月,无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提高多房囊性肾癌诊断准确率的关键,对于可疑病例有必要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多房囊性肾癌可按照肾部分切除术指征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 李亚飞杨彦峰魏金星王智勇张学冲
- 关键词:肾癌
- 甲状腺激素和前列腺癌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2024年
- 目的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来阐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膀胱癌、肾癌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为了进行研究,构建一个遗传工具,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分别与TSH和FT4相关的51个和2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P<5×10^(-8))。这些遗传标记来自甲状腺组学协会GWAS数据。膀胱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的数据基于UK Biobank和Kaiser Permanente关于成人健康和衰老队列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GERA)。使用负方差加权(IVW)方法来估计遗传预测的甲状腺功能和泌尿系统肿瘤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在膀胱癌的MR分析中,共包括48个与TSH相关的SNPs和19个与FT4相关的SNPs,其中一个SNP(rs1157994)在膀胱癌的数据集中不可用。MR分析显示,没有观察到遗传预测的TSH[比值比(OR)=0.975,95%可信区间(CI):0.807~1.177,P>0.05]或FT4(OR=0.812,95%CI:0.631~1.045,P>0.05)对膀胱癌风险的因果影响。在肾癌的分析中,MR分析中总共包括49个与TSH相关的SNPs和19个与FT4相关的SNPs。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TSH(OR=0.919,95%CI:0.747~1.130,P>0.05)或FT4(OR=1.247,95%CI:0.928~1.675,P>0.05)对肾癌风险没有因果影响。在前列腺癌的分析中,共有49个与TSH连锁的SNPs和19个与FT4相关的SNPs被纳入MR分析。IVW方法的应用表明,TSH和前列腺癌的低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0.927,95%CI:0.861~0.998,P<0.05)。结论TSH和前列腺癌的低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FT4与TSH在其他泌尿系肿瘤不存在因果关系。
- 张学冲金吉秀李帅冯子煜武玉东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