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斌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西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赋诗”不等于赋诗方式
- 2016年
- 一、歌与诵的千年之争赋诗是春秋之际的一大文化盛事,不仅在当时的政治外交礼仪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对赋体文学的诞生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赋诗与赋体之关系,班固有如下阐述:《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汉书·艺文志》)
- 张宜斌
- 关键词:《左传》
- 赋诗不等于赋诗方式被引量:1
- 2016年
- 历史上对赋诗的解释,影响最大的是诵诗说与歌诗说,但是,赋字本身并无歌或诵的意思,所以,这两种解释其实都是一种误读。从训诂和文献记载来看,赋诗其实就是献诗,而歌与诵只是献诗的两种基本方式而已。一般而言,礼仪性的赋诗多采用歌的方式,非礼仪性赋诗则多以诵的方式。以歌诗或诵诗来解释赋诗,其实是混淆了赋诗与赋诗方式的区别。
- 张宜斌
- 关键词:赋诗歌诗诵诗
- 《庄子》中孔子形象变异原因新探被引量:1
- 2008年
- 《庄子》中的孔子有多张面孔,时而是儒家,时而是道家,时而是由儒入道,对这一现象大致有三种解说,一是"诋訾说",二是"助孔说",三是"尊孔说",这三种解说均忽视了庄子的人生理想和文本主旨,而有以儒家之功利观进行评判之嫌,因而未能揭示著者本意。本文试图从"形式即内容"这一理论视角作出新的解说,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著者对语言能否准确表达思想持怀疑态度,它是著者相对主义理论在语言观上的体现。
- 张宜斌
- 关键词:庄子
- 论汉赋中的天文星象
- 汉赋中使用了较多的天文星象,涉及星宿三十多个,累计出现一百余次。这些星象就其内涵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天文学性质的星象和星占学性质的星象。前者是对客观天体运行规律的反映,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季节,承担着铺陈描写的文体功能;后...
- 张宜斌
- 关键词:汉赋天文星占铺陈颂美
- 《尚书》论说文研究
- 论说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起源极早,内容极广,作品极多,种类极繁,成就极高,影响极大。然而近现代以来,由于对散文概念理解的分歧,对于论说文究竟是不是散文存在较大的争议,影响了对这一宝贵民族遗产的研究和继承。...
- 张宜斌
- 关键词:古代散文论说文
- 文献传递
- 赋诗与赋诗方式
- 历史上对赋诗的解释,影响最大的是诵诗说与歌诗说,但是,赋字本身并无歌或诵的意思,所以,这两种解释其实都是一种误读.从训诂和文献记载来看,赋诗其实就是献诗,而歌与诵只是献诗的两种基本方式而已.一般而言,礼仪性的赋诗多采用歌...
- 张宜斌
- 关键词:赋诗
- 扬雄赋作的天文书写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扬雄赋作中使用了较多的天文星象,涉及恒星、行星与变星三大类十余种。扬雄赋中的星象与此前的赋作相比,其内涵有了明显变化,它们大都是把星象与现实社会政治对应起来,用来颂美天子之顺天应命、政治清明、仪仗威严等,具有鲜明的星占学色彩。这种表达方式的出现,既与扬雄本身具有星占学知识有关,亦与元、成之际今文经学和阴阳灾异思想取得绝对统治地位有关。由于扬雄的这种书写方式切合汉赋“宣上德以尽忠孝”的功能需要,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故对此后的赋家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他们赋作中的星象亦大都具有星占学色彩。
- 张宜斌
- 关键词:扬雄汉赋天文星占先秦文学
- 明代《孟子》学研究总体观照被引量:2
- 2018年
- 明代《孟子》学研究总体较薄弱,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呈现出明显的三多三少的特点:一是文献研究中专著梳理多,单篇与零星文献整理少。二是热点研究多,全面研究少。三是从属研究多,专门研究少。针对这一现状,今后的研究应从文献的整理入手,在全面掌握明代《孟子》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勾勒明代《孟子》学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其规律特征,并对其得失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
- 张宜斌
- 关键词:明代学术史
- 从“七”的生命蕴涵看《七发》的主题及以“七”命篇的原因被引量:2
- 2009年
- 北斗七星被古人认为具有"司命"的职能,由于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数字"七"也被古人赋予了生命的蕴涵,数字"七"的这种神秘意义经过积淀逐渐融入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枚乘的大赋作品《七发》便是一个例证。《七发》的主题是宣扬养生理论而并非是政治上的劝谏,"七"的生命蕴涵与《七发》生命主题的一致,是枚乘选择以"七"命篇的真正原因。
- 张宜斌
- 关键词:生命主题
- 论小说与汉赋的亲缘关系
- 2011年
- 学界对赋与小说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汉赋的虚构性和铺陈性描写对小说的影响上。其实,除了这种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之外,二者之间还具有深层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主要表现在赋与小说同被视为小道、以娱乐为重要功能以及均与俳优有渊源关系上。
- 张宜斌
- 关键词:汉赋小说娱乐小道俳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