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勋
- 作品数:4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暖季补饲精料对生长牦牛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探索暖季补饲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对生长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0.5)岁健康无病的母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青稞组和菜籽饼组牦牛每头在放牧基础上分别补饲1 kg/d青稞和菜籽饼,对照组全放牧。试验期37 d。结果表明:青稞组、菜籽饼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5 kg/d和0.68 kg/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0.59%(P<0.05)和100.00%(P<0.05),青稞组平均日增重比菜籽饼组提高了10.29%(P=0.053);与对照组相比较,青稞组和菜籽饼组对生长牦牛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青稞组和菜籽饼组谷草转氨酶、瘦素、生长激素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青稞组胰岛素浓度、菜籽饼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升高(P<0.05);青稞组血浆尿素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暖季对生长牦牛补饲青稞或菜籽饼能提高牦牛生长性能,补饲青稞优于补饲菜籽饼。
- 张建勋乔治保善科王威薛白王之盛闫天海
- 关键词:暖季补饲血液指标生长牦牛
- 不同季节牦牛补饲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 本文探讨了不同季节(暖季和冷季)补饲不同饲料(玉米、青稞、菜籽饼等)对生长牦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季节补饲不同饲料对牦牛血清代谢物的影响,为牦牛补饲提供理论依据,并从代谢水平阐明牦牛补饲...
- 张建勋
- 关键词:补饲生长牦牛血液指标代谢组学
- 文献传递
- 冷季补饲精料对牦牛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3年
-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 王威张建勋康坤薛白王之盛
- 关键词:补饲繁殖性能生长牦牛
- 饲粮精粗比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精粗比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以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平均体重为(25.48±1.48)kg]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饲粮精粗比分别为10∶90(10C组)、30∶70(30C组)、50∶50(50C组)、70∶30(70C组)、90∶10(90C组)。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中pH逐渐下降,发酵后70C、90C组均显著低于10C、30C组(P<0.05);精粗比对氨态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精粗比的提高逐渐升高,其中90C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有机物发酵率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显著提高(P<0.05);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随着精粗比的提高逐渐下降。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高精料饲粮对南江黄羊体外发酵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精料比例的升高,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增加,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
- 张建勋刘江波薛白阎天海王之盛王立志
- 关键词:精粗比瘤胃发酵南江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