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中药地榆的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22年
- 地榆,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据报道,地榆主要含有萜类及皂苷、鞣质及酚酸、黄酮类、木脂素类等化学成分,其药理活性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衰老、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影响血液系统、抗溃疡、免疫调节及影响生物被膜等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地榆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王英英朱洁鲁兰张斌丁扬
- 关键词:地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氮杂环卡宾-铁配合物催化碳-碳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作为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替代品,铁具有来源广泛、毒性低和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目前被用于多种环境友好的催化过程。近年来,氮杂环卡宾(NHC)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和电子性质,常作为配体,不仅能够被应用于贵金属(如钯、镍和铑等)催化,在铁催化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氮杂环卡宾及铁配合物催化剂的特点,并重点讨论了近十年其催化的碳-碳偶联包括芳基-芳基交叉偶联、芳基-烷基交叉偶联、烷基-烷基交叉偶联等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代祯王亚鹏赵慧慧张斌刘万聪张静学何俊胡嘉涛刘浩张翔
- 关键词:铁催化剂SUZUKI偶联反应催化活性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种有机酸的测定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建立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的测定方法。方法6种有机酸由硅烷化试剂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含1%三甲基氯硅烷)(BSTFA-TMCS)衍生化后,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R)以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6种有机酸在0.31~3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回收率在83.02%~109.28%之间。同时,利用该方法对乳酸左氧氟沙星处理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6种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与未经乳酸左氧氟沙星处理的SA相比6种有机酸代谢含量均表达下调。结论该方法受基质影响小,重现性好,适合于复杂生物基质样本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同时发现乳酸左氧氟沙星是通过柠檬酸循环途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 叶霜张斌胡小爱杨晨鲁兰龙姗姗刘琦珺颜军
- 关键词:衍生化反应柠檬酸循环有机酸
- 辛伐他汀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 2022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诱导作用,初探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辛伐他汀对小鼠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的抑制作用;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辛伐他汀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PARP和KLF2、KLF4以及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21、P-P53表达的影响情况。结果辛伐他汀对小鼠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生长具明显抑制作用;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PARP的水平明显上升;阻断AMPK信号途径可明显抑制辛伐他汀对cleaved-PARP蛋白的诱导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AMPK信号途径有关。
- 陈勇朱洁张斌王英英鲁兰唐春艳
- 关键词:辛伐他汀结肠癌细胞抗肿瘤作用HCT116
- 2-吲哚亚胺构建吲哚并环骨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吲哚作为一种重要的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此,发展结构新颖的含有吲哚骨架的合成砌块,对于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2-吲哚亚胺因易于制备与良好的反应活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其通过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吲哚衍生物已经成为吲哚并环骨架构建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2-吲哚亚胺在吲哚并环骨架构建中的研究进展,包括(2+2)环化反应、(3+3)环化反应与多组分串联环化过程.
- 刘万聪张斌马恩典田远航辛子杰陈林李俊龙
- 碳纳米材料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为心脏组织功能的恢复治疗提供了契机,尤其是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对近年来碳纳米材料在心脏病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 陈勇朱洁王英英张斌孙文霞
- 关键词: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心血管疾病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地榆抗菌活性成分研究及初步实验验证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榆抗菌活性成分,并结合抗菌药效学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地榆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细菌感染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开展预测靶点的GO和KEGG分析。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预测的活性成分进行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进一步利用临床分离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建立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和药物救治模型,观察线虫的存活情况,计算存活率。结果共筛选出8个潜在活性成分,其中山奈酚和槲皮素Degree值高于平均Degree值,得到17个关键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地榆抗细菌感染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作用与调控Toll样受体、TNF、MAPK等信号通路相关。山奈酚对革兰阳性菌MRSA和MSSA的MIC_(50)和MIC_(90)均为128μg/mL。山奈酚、槲皮素对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_(50)和MIC_(90)均为128μg/mL。与菌对照组比较,山奈酚(2.56 mg/mL)对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秀丽隐杆线虫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槲皮素(5.12 mg/mL)可明显提高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线虫的存活率(P<0.05)。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山奈酚和槲皮素可能是地榆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的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等有关,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 朱洁张斌王英英陈勇褚以文倪彩霞
- 关键词:地榆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