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凌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艺术
  • 5篇画家
  • 4篇美术
  • 4篇绘画
  • 3篇山水
  • 3篇文化
  • 2篇都市
  • 2篇中国画
  • 2篇山水画
  • 2篇水墨
  • 2篇国画
  • 1篇代人
  • 1篇当代绘画
  • 1篇当代美术
  • 1篇当代人
  • 1篇当代陶艺
  • 1篇当代艺术
  • 1篇地方画派
  • 1篇地方文化
  • 1篇雕塑

机构

  • 14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中国美术馆
  • 1篇中国画研究院
  • 1篇中国美协

作者

  • 14篇张晓凌
  • 2篇顾森
  • 2篇梁江
  • 1篇陈绶祥
  • 1篇陶咏白
  • 1篇刘曦林
  • 1篇王镛
  • 1篇汤池
  • 1篇杨力舟
  • 1篇郎绍君
  • 1篇翟墨
  • 1篇吕品田
  • 1篇陈瑞林
  • 1篇陈醉
  • 1篇孙克

传媒

  • 2篇美术观察
  • 2篇艺术研究(哈...
  • 1篇国画家
  • 1篇东方艺术
  • 1篇陶瓷学报
  • 1篇美术
  • 1篇饰(北京服装...
  • 1篇艺术市场
  • 1篇中国书画
  • 1篇东北之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1
  • 1篇198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画派是可以打造的吗?被引量:3
2003年
讨论时间:2003年7月15日参加者: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顾森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郎绍君陈醉陈绶祥顾森张晓凌梁江赵权利
关键词:地方画派画家地方文化绘画风格绘画技法
艺术的本质是人文关怀——画僧史国良访谈被引量:3
2002年
削发为僧,遁世空门,对于一般僧众来说,是极为平常且正常的人生方式。然而史国良的削发为僧,在美术界却多少引发了一些街谈巷议式的议论。本期[时代人物]中,通过张晓凌博士与画僧史国良的一段谈话,读者也许可以了解一些这位曾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享誉画坛的人物的人生态度和创作近况,或许还可从中引发我们对人生与艺术根本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本期名家刘国松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现代水墨画家。这位力图创建“中国现代画”的人物.在中国美术界毁誉参半。本期刊发的刘国松作品,涵括了他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过程的各个阶段,有助于我们对刘国松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唐代以来就已成为中国画创作的经典法则。作为“锦绣中华万里行”活动之一,由龙瑞等10名著名山水画家组成的创作团最近又赴太行山写生归来,创作了一批表现太行风貌和精神的山水画。这里选登其中10幅,以飨读者。
张晓凌
关键词:现代水墨画中国美术山水画名著
新体的慧观——刘赦的新水墨艺术
2023年
“新水墨”一词流行多年,是为当代美术最自负的概念之一。然其边界却相当模糊,从抽象水墨实验,到具象表现水墨的拓展,乃至零星的水墨装置探索,均可以“新水墨”的名称而括之。时至今日,“新水墨”的边界扩张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每位具有维新愿望的艺术家都试图将其引入更为广阔的疆域。读了刘赦的百余幅水墨山水作品,此念更为笃实。初观刘赦的作品,即觉其气弥新,时代气质鼓荡于其间,复观其作,但觉其义峻远,洋溢着失却已久的文人理想与品质;三观其作,深觉其湛于技而合于道。有意无意之间,刘赦作品辟出了一条新路径,悄然改变了新水墨现有的格局。
张晓凌
关键词:水墨山水当代美术水墨艺术抽象水墨具象表现新体
曲察旁征 亦史亦论——读《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
2009年
近代中国社会的云谲波诡,决定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性格的复杂多变。这一性格,多多少少也体现在近现代美术家身上。行走于斯,或为政治强权所迫,或为名利所惑,或屈从于商业雇主,或混迹于某个艺术潮流,在这样复杂混乱的历史语境中,美术家能从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
张晓凌
关键词:刘海粟徐悲鸿近代中国社会恩怨现代美术艺术潮流
永恒的图式
张晓凌
关键词:原始艺术彩陶岩画雕塑
无根的漂移--台湾当代艺术的隔岸观察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政治的“解严”,台湾的各种民间运动蓬勃兴起,反体制、反主流开始成为一时的潮流。在日趋多元的社会格局下,台湾美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各种思潮和艺术手法蜂拥而起,形成众声喧哗的繁杂景象,所谓的“当...
张晓凌
关键词:当代艺术文化批判
重建现实主义绘画——徐唯辛VS张晓凌
2005年
张晓凌(以下简称张):你是怎么想起来将农民工作为你的创作对象的? 徐唯辛(以下简称徐):过去我们看待民工总是将他们当作另类,而没有从一种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待他们.我认为,不管你是教授还是官员,在我们和他们的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农民工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我曾经到农民工宿舍看过,又脏又累又臭.但是,农民工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人,他们也在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人之父,他们有他们的尊严.当然,他们也有的处在犯罪的边缘,随时都可能去抢东西,也有很懦弱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如果站在平等、人性和公正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民工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社会群体.在推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民工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张晓凌
关键词:现实主义都市人VS画家美术家
汉民族服饰文化摭谈被引量:4
2000年
张晓凌
关键词:汉族样式儒家文化纹样
碰撞现代国画的唯一标准——读石齐的绘画
2006年
对于近现代中国画家来讲,无论其持何种艺术观,进行什么样的艺术实践,都要面对这样的历史课题,即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对这个课题回答的优劣,已成为衡量近现代画家质量的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美术史家撰写近现代史时,也大都以此标准为写作的坐标。因而近现代100年的中国画史,可以看作是一代又一代画家不断探寻中国画现代状态的历史。把石齐的绘画放在这个历史线索中看,其意义即刻显出来。
张晓凌
关键词:中国画家近现代史历史课题艺术实践现代画家
光色徘徊的都市记忆——读大连油画家陈士斌的绘画
2010年
阅读当代绘画.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当代绘画差不多等同于都市绘画..从日益成长的都市中找到问题,并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场景中提取画面元素.已成为当代画家创作的不二方式.陈士斌近期的油画作品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观察。但和其他画家不同的是。陈士斌并没有热衷于那些流行题材.如当代人的精神状态与行为、都市景观的变异等,
张晓凌
关键词:都市景观油画家绘画光色当代人油画作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