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欣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交感
  • 5篇交感神经
  • 4篇血压
  • 4篇高血压
  • 3篇导管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肾素
  • 3篇肾脏
  • 3篇肾脏交感神经
  • 3篇消融
  • 3篇紧张素
  • 2篇导管射频
  • 2篇导管射频消融
  • 2篇动脉
  • 2篇射频消融
  • 2篇肾交感神经
  • 2篇醛固酮
  • 2篇醛固酮系统

机构

  • 9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欣
  • 7篇卢成志
  • 4篇赵斌
  • 4篇于翔
  • 3篇赵向东
  • 3篇王丽
  • 3篇夏大胜
  • 2篇罗迪
  • 2篇陈欣
  • 1篇田浩明
  • 1篇王彦欧
  • 1篇杨波
  • 1篇菅练
  • 1篇王小飞
  • 1篇郭素箴
  • 1篇张祥迅
  • 1篇张峰
  • 1篇杨建华
  • 1篇韩俗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皮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及降压效果,并对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连续入选自2011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10例,行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3和6个月的血压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肌酐、尿常规、心率等指标,评价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结果经皮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后1周、1、3和6个月患者的平均血压分别下降了22.8/9.1mmHg(1mmHg=0.133kPa)、34.8/14.7mmHg、42.6/20.7mmHg和43.2/21.6mmHg(P〈0.001),与此同时,患者术后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也分别下降了(1.11±0.89)ng·ml^-1·h^-1(P=0.003)、(17.06±13.82)ng/L(P=0.004)、(404.5±285.8)ng/L(P=0.002);术后2周心率下降了5.10次/min(P=0.002),并且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能够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并且对血压产生显著和持久的下降。
王丽卢成志张欣罗迪赵斌于翔夏大胜陈欣赵向东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缺氧和复氧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yocardin基因的影响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研究在缺氧及复氧条件下平滑肌细胞myocardin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探讨缺氧条件下myocardin基因生物活性的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胸主动脉,留取中膜,运用组织贴块法培养,采用第4...
卢成志张欣赵向东简练杨建华
文献传递
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自2011-06-2012-03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0例,年龄25~75岁。使用Celsius标准电生理导管行RDN,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3、6月的血压变化以及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心率等指标,评价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结果 RDN后1周,1、3、6月患者的收缩压分别下降了23.5(95%CI15.9~31.2)、33.2(95%CI24.5~41.9)、37.9(95%CI28.8~47.1)、37.8(95%CI28.3~47.2)mmHg(均P<0.01)。术后1周,1、3、6月患者的舒张压分别下降了10.8(95%CI4.7~16.8)、15.5(95%CI8.3~22.7)、17.8(95%CI9.1~26.4)、18.1(95%CI9.4~26.8)mmHg(均P<0.01)。30.0%的患者术后减少了1种降压药,20.0%的患者术后减少了2种降压药。射频前后患者的血肌酐、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无肾动脉狭窄、出血、血肿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DN能够明显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术后患者的肾功能未有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丽张欣罗迪赵斌于翔夏大胜陈欣赵向东卢成志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射频消融
高肾素水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高肾素水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50例,行RDN,按照肾素水平分为高肾素组[≥0.79μg/(L·h),n=28]和低肾素组[<0.79μg/(L·h),n=2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月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肌酐、尿常规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肾素组术后6、12月收缩压下降值、术后12月舒张压下降值高于低肾素组[分别下降(34.4±12.1)比(26.6±10.9)mm Hg,P=0.023;(36.5±12.3)比(27.7±11.3)mm Hg,P=0.015,(15.7±9.4)比(11.9±5.5)mm Hg,P=0.014],两组术后1、3月收缩压,1、3、6月舒张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肾素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降低[分别下降(3.61±4.23)μg/(L·h),(33.9±29.3)ng/L,(36.3±31.4)ng/L,均P<0.05]。低肾素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下降[分别下降(32.2±33.8)ng/L,(34.0±29.1)ng/L,P<0.05],肾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肾素组基线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高于低肾素组(均P<0.05)。术后无患者发生肾动脉狭窄、出血及血肿。结论高肾素水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RDN能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
王丽卢成志张欣张峰夏大胜陈欣赵向东郭素箴于翔菅练
关键词:交感神经射频消融难治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七天断层扫描成像系统观察
患者男性,74岁。因间断胸骨后疼痛2d,加重伴冷汗2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吸烟40余年。入院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4 mV,监测心肌酶峰值CK1462....
卢成志王小飞张欣夏大胜于翔
文献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有很大的影响。在欧美国家每年约有60~100万人死于静脉血怆栓塞事件;而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非常高;约20%的中风与房颤相关。因此安全有效的口眼抗凝治疗在血栓性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张欣
关键词:抗凝药希美加群达比加群酯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构成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升高可造成糖代谢异常,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使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FFA内含有多种成分,冠心病以及合并血糖异常时FFA各成分变化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对血清游离脂肪酸组分的变化进行检测,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清FFA成分的构成特点。
卢成志田浩明张欣韩俗杨波张祥迅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血清游离冠心病脂肪酸构成空腹血糖受损游离脂肪酸
去肾脏交感神经术对犬高血压的影响机制及有效性、安全性探讨
2012年
目的:通过去肾脏交感神经术(RSD)对犬高血压的治疗,探讨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关系,并评估R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8只杂种狗随机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8)两组,干预组为高血压造模组,两组实验动物都接受RSD。观察的主要指标是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10周监测血压,同时在术后第2、6、10周监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肌酐(Cr)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来评价R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干预组,造模后MAP增高明显,由(134.4±4.32)mmHg升至(153.8±7.2)mmHg(P<0.001);在行RSD治疗后,MAP在2、4和10周后分别降至(137.6±8.46)mmHg、(132.3±6.20)mmHg和(125.5±2.87)mmHg,同时PRA、AngⅡ、ALD水平都较术前下降(P<0.05),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AS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SD能够产生显著和持久的血压下降作用,能有效降低RAS的活性,并且手术过程没有造成严重肾功能受损。
赵斌卢成志张欣
关键词: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脏
去肾脏交感神经术对犬高血压及内皮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与交感神经兴奋及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高血压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8)。高血压模型组于全身麻醉下手术分离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后制作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制作高血压模型,造模12周后,2组动物都接受去肾脏交感神经术。测量2组术前和术后2、4、10周的平均动脉压(MA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测量高血压模型组造模前、造模后12周和去神经术后10周的内皮素-1(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2组术后2、4、10周的MAP和AngⅡ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高血压模型组,造模后12周ET-1水平较造模前升高,去神经术后又下降;CGRP在造模后12周较造模前下降,去神经术后又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肾脏交感神经术可明显降低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皮功能。
赵斌卢成志张欣于翔王彦欧
关键词:交感神经切除术高血压内皮缩血管肽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