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海
- 作品数:71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高海拔地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 孙艳秋张永海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肝功能MSCT
- 脑梗死后预测出血性转换发生的影像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脑梗死后引起脑组织损伤、血脑屏障的破坏,导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HT)的发生。利用影像检查方法可动态观察缺血区细胞缺血缺氧情况、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预测HT的发生。目前有CT灌注(CTP)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多种MRI序列可运用于此预测。就CTP、MRI用于预测脑梗死后HT发生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病人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 冯馨乐张永海
-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性转换灌注成像磁敏感成像动脉自旋标记
- 腔隙性脑梗塞43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陈秀英韩影张永海
- 关键词: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
- 不同程度慢性高原病大脑灰白质的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 孙艳秋张永海
- 扩散峰度成像对慢性高原病大脑灰白质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对慢性高原病及正常人大脑灰白质弥散特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慢性高原病患者和16例正常人均行常规MRI及DKI扫描,测量大脑灰白质相应感兴趣区内的平均峰度值、径向峰度值及峰度各向异性值。
- 张永海孙艳秋
-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磁共振成像
- 50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征象分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5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行常规CT或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 ,分析其CT表现。结果 50例中单发病灶 38例 ,多发病灶 1 2例 ,钙化发生率为 93 %。根据CT表现可分巨块型 (包括实性肿块型 ,肿块液化型 ,钙化型 )、结节型和混合型。肿块和结节内出现直径 0 .2~ 0 .8cm小囊泡。病灶侵犯肝门 6例 ,4例出现肝外转移。结论 肝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结合临床 ,诊断不难。
- 张永海史伟唐桂波马立公李永寿
- 关键词:肝泡状棘球蚴病CT
- 脑梗塞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的螺旋CT扫描技术探讨
- 2006年
- 应用螺旋CT脑动脉造影及全脑灌注像,诊断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塞的扫描技术中,设定扫描条件及时间尤为重要,合适的扫描条件和强化后扫描时间的捕捉,所得的原始图像可做出高质量的脑动脉造影像及全脑灌注像,为诊断提供最佳的形态学依据。
- 方军张永海
- 关键词:脑梗塞螺旋CT动脉造影灌注
- 脑血流储备的影像学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脑血流储备(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作为大脑的一项生理机能,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颅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或收缩维持脑血流稳定的能力[1]。 CVR是脑血管在低灌注状态下重要的代偿机制,当脑组织的灌注压轻度下降时,通过小动脉扩张可维持正常脑血流量,但随着灌注压逐渐降低,超出其代偿机制时脑血流量和CVR将急剧下降,导致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正确的检测和评价CVR,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血管扩张激发试验比较基础态与激发态灌注参数值的变化来评价CVR能力。本文主要对检测CVR的常见影像学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总结论述。
- 朱雪原张永海
- 关键词:影像学方法血流储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全脑CT灌注和CT血管造影研究被引量:28
- 2005年
- 目的评价全脑CT灌注成像加同步CT血管造影(CTA)对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缺血性卒中发作2~24 h病例分别行常规非强化CT(NCCT),CT全脑灌注成像(PWCT)及灌注后70 s的延时扫描(DCT),分别测量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及健侧相对应区CT值,计算病变中央和对侧灌注血液容积(PBV),PWCT作为CTA源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管阻断或狭窄及分支缺损情况,灌注延时相了解侧支循环改变,PWCT用密度差法处理,1周至1个月后复查CT、MR确定最终梗死区面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例缺血性卒中NCCT+PWCT+CTA未发现异常10例,其中临床及复查CT、MR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6例,腔隙性梗死4例,10例PWCT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内侧与外侧和健侧对应区C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灶中心﹑周边内和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侧和健侧P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最终梗死区面积较低灌注区增大,增大百分比与缺血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 2=0.42,CTA显示左大脑中动脉阻断2例,左大脑中动脉前、中分支缺如3例,NCCT、PWCT及CTA的敏感度分别为28.5%、71.4%和35.7%,延时相显示不对称充盈血管5例.结论 CT全脑灌注像加同步CT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不失为一种简便、省时和有效的方法,可明确低灌注区的存在及其大小、位置和相对应供血动脉的情况,对半暗带区也可作出一定程度的推测,可为临床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半定量的形态学依据.
- 张永海白俊虎张明杨国才唐桂波方军史伟李兴华刘素萍卢青唐军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急性期脑梗死早期缺血性脑梗死脑CT灌注成像大脑中动脉阻断
- 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塞全脑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研究
- 张永海白峻虎杨国才张明唐军方军史伟李兴华刘素萍卢青唐桂波
-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CT灌注成像联合CTA检查,安全、经济、简便、快捷,灌注成像早期可显示急性脑缺血病灶的范围,获得CPF、CPV、TTB等多个脑血流动力参数,定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血管造影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