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
1
被引量:1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鲍忠明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语言文字
1篇
文学
主题
1篇
隐喻
1篇
漩涡
1篇
互文
1篇
互文性
1篇
互文性解读
1篇
《我弥留之际...
机构
1篇
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1篇
鲍忠明
1篇
张浩
传媒
1篇
国外文学
年份
1篇
2009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处于漩涡隐喻中心的艾迪——对《我弥留之际》的瑞法特尔式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11
2009年
《我弥留之际》因其独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发了关于该作品文学流派、主题、文体、叙事结构及视角处理等方面的无数论争,但对于小说题旨中暗示的主人公艾迪.本德伦的永恒弥留和荒诞葬礼的开放意义,学界尚未提出令人信服的解析和结论。本文试图运用结构主义阅读学者麦克.瑞法特尔互文性理论中文本释义的阅读策略对这一学界的争议焦点予以回答,论证小说情节展开围绕的核心家庭人物艾迪由作家"谐音双关"的命名而在文本间形成的配意"漩涡",正是它建构了文本符号系统建诸其上的"母体"。本文试图说明文本潜在的语符系统指向小说的内在恒定结构——"漩涡",从而得出结论:本德伦一家的送葬的艰难历程即象征漩涡意义的扩张之旅。
鲍忠明
张浩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互文
漩涡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