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4H指数:6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农村劳动力务农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在对山东省3052位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频数分析法、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务农时间的分布、务农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缓解农村劳动力剩余与短缺并存矛盾的政策的着力点应在于促使务农时间1-6个月的劳动力延长非农就业的时间,并且主要是促使其中的中老年劳动力、女性劳动力、家庭中的父亲与母亲延长非农就业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一是减少一部分农村家庭可支配的耕地,二是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收益率,三是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 张福明张务伟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 发达省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养老之比较——基于山东省聊城市386位农村老人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农村留守与农村非留守老人养老的比较显示,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并没有像已有的研究结论揭示的那样严重。研究结论的差别源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已有的研究结论多是子女外出务工前与外出务工后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的结果。这一研究方法因无法剔除时间因素的作用,可能夸大了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 张福明郭斌
-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
- 山东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4
- 2005年
- 大学生“就业难”就其性质而言是自愿失业,就其程度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应该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收入水平、个人发展前景、稳定的工作是决定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区域;期望收入偏高、就业价值观呈现矛盾性是大学生就业不可忽视的特征。在大学生眼里,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就业渠道不畅通、毕业生太多是形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 张福明刘法力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状况
- 社会转型中期劳动力素质与就业的城乡差别——基于山东省1502位城乡劳动力调查资料的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市)136个县(市、区)1502位劳动力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从个人素质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体质与健康方面差别不大,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因素低于城镇劳动力,导致他们在就业单位、就业行业、工作环境以及社会保障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笔者认为,这些差异既有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又是由不平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遗存或惯性影响造成的,具有不公平性和非正义性。
- 杨学成张务伟张福明
-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劳动就业
- 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基于刘易斯模型的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基于刘易斯模型,采用调查问卷、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农业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个体特征、农业就业的时间分布、农业就业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其成因,既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收入分配制度、土地制度等制度性原因;又有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原因。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农业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变就业观念方面,寻求根本的解决对策。
- 陈美张福明孙鹏飞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民工荒农业就业
-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实证分析
- 2009年
-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对1800多个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看,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客观经济现象。劳动者的家庭身份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是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意义重大。
- 张福明张务伟杨守宝王炜明王全美
-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实证分析
-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基于山东省1674位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者个人因素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影响力最大的前三位因素是:是否有技术特长,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以及年龄大小;而在劳动者家庭因素中,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力最大。
- 张务伟张福明杨学成
- 关键词:家庭因素
- 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调研数据的分析
- 2022年
- 基于山东省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影响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关键因素,进而通过ISM模型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农业技术特长、非农就业机会、土地流转价格、家庭生计模式以及年龄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生计模式、非农就业机会及年龄是根源影响因素,不仅独立发挥作用,还以农业技术特长、土地流转价格等因素为中介变量发挥影响。经分析发现,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少、户主年龄大且具备农业技术特长的纯务农家庭子女更有可能成为高素质农民。
- 范之瑜张福明
- 关键词:ISM模型
-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实证研究
-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对1800多个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看,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客观经济现...
- 张福明张务伟杨守宝王炜明王全美
- 文献传递
- 微观视角下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山东省320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山东省320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采用AHP-熵权法,从土地经营权特征、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收益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6个维度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就综合水平而言,山东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优质家庭农场占比偏低,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②从分维度看,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土地经营权特征和发展可持续性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农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家庭农场的收益水平较低,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发展可持续性家庭农场间差距较大。因此,家庭农场特别是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于提升家庭农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家庭农场收入,培育更优质的家庭农场。
- 范之瑜张福明
- 关键词:家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