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山 作品数:15 被引量:11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研究单根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2008年3月至5月取25侧成人前臂标本的第2~5掌骨共100根,分为第2、3掌骨(n=50)及第4、5掌骨(n=50)并横行截骨,分别随机使用钢板螺钉、顺行髓内针、交叉克氏针行骨折内固定,之后对第4、5掌骨行三点折弯试验,对第2.3掌骨行扭转应力试验。结果三点折弯试验中,顺行髓内针的最大折弯力矩(1.49N·m)及抗弯剐度(0.047N·m^2)均与钢板螺钉的(分别为1.47N·m与0.056N·m^2)无明显差异,并且均显著大于交叉克氏针(分别为0.44N·m与0.025N·m^2)。在扭转应力试验中,顺行髓内针的最大扭矩(0.36N·m)明显小于钢板螺钉的(0.89N·m),而与交叉克氏针(0.55N·m)无显著差异;顺行髓内针的扭转刚度(0.035N·m^2/rad)明显小于钢板螺钉(0.087N·m^2/rad)及交叉克氏针(0.065N·m^2/rad)的扭转刚度。结论单根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有较好的抗弯性能,抗旋转性能相对较差,临床应用时要注意保护。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李文军 夏韶华 陶剑峰关键词:掌骨 髓内 生物力学 [足母]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指甲的远期随访 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游离跨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指甲的远期改变。方法对行鹧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再造拇指指甲外观,测量其宽度及长度,并与健侧拇指及供趾健侧蹲趾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2个月,平均40个月。所有患者行拇指再造时均未作甲床修整。随访发现再造拇指指甲虽然均无畸形,外观佳,但指甲长度和宽度均有缩小,曲度增大。健侧跗趾甲床宽度为[(19.3±2.4)mm,x±s,下同],再造拇指甲床宽度缩小为(17.1±2.3)mm,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95,P〈0.01);再造拇指的甲床宽度接近健侧拇指甲床宽度(17.1±1.7)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但由于再造拇指甲床曲度明显增大,因而显得比健侧拇指甲床更小。再造拇指的甲床长度缩减更加明显,其测量值为(12.2±2.2)mm,与健侧蹲趾甲床长度(14.7±2.4)mm和健侧拇指甲床长度(15.4±3.2)mm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分别=5.72和4.27,P均〈0.01)。采用原套脱伤拇指指骨或髂骨植骨作为骨性支撑的两组再造拇指的甲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游离蹲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的甲床长度和宽度均会发生明显的萎缩,且由于指甲曲度增大,显得比健侧拇指指甲还小,因此术中无需对供趾甲床进行修剪。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陈山林 李玉成 易传军关键词:指(趾)甲 甲床 拇指再造 外周神经内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于外周神经内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内囊肿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外周神经内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累及范围等信息,神经内囊肿声像图表现为外周神经外膜内囊性包块,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内透声欠佳,多见分隔,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外周神经内囊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亓恒涛 张立山 王增涛 王铁铮 包守刚 牟晓飞 张先东 滕剑波关键词:超声检查 多普勒 外周神经 囊肿 应用步态分析评价足趾缺损对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用步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的足趾损伤对足功能的影响。方法随访术后2~8年拇趾远节部分缺损、拇趾远节缺损、二趾缺损和二趾列缺损四组患者40例,采用自身健足对照,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行足底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拇趾远节部分缺损主要引起局部应力的改变,拇指远节缺损引起重心后移及前足蹬离期的缩短,二趾缺损可引起足底应力的外移,跖骨头缺损引起整个前足压力显著升高。结论各类足趾缺损均会对足底步态产生不同影响,拇趾远节及第二跖骨头缺损对足底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应尽力予以保留。 吴昊 丰荣杰 官士兵 许庆家 张立山 李淑媛 龚维明 贾堂宏关键词:足趾 缺损 步态分析 与国人舟骨形态学相关的舟骨螺钉内固定应用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与国人舟骨形态学相关的舟骨螺钉内固定应用。方法测量27例成人舟骨标本的舟骨长轴长度(沿舟骨长轴线从近极到远极关节面的距离)、舟骨腰部宽度、远极宽度和近极宽度(垂直于舟骨长轴的方向,分别测量舟骨腰部最窄部位的宽度、距离远极关节面2mm处的远极宽度和距离近极顶端2mm处的近极宽度),男17例,女10例。比较男性和女性标本的测量数据,并分别同国内可供选择的舟骨内固定螺钉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舟骨长轴长度:男性标本(29.3±1.3)mm,女性标本(25.4±1.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舟骨腰部宽度、近极宽度和远极宽度男性标本分别为(10.3±0.8)mm、(4.5±0.6)mm和(6.0±0.5)mm,女性标本分别为(9.0±0.8)mm、(4.0±0.4)mm和(5.6±0.4)mm,男性标本的测量值均显著大于女性标本。所有舟骨标本的平均近极宽度均小于远极宽度。国内部分可供选择的舟骨螺钉产品(3.O空心螺钉垫圈系统和部分Acutrak标准型螺钉)的尾端直径大于舟骨近极平均宽度。结论根据舟骨形态学相关测量结果,治疗舟骨骨折螺钉的适宜平均长度男、女性分别为25mm和21mm。因国人舟骨近极宽度相对较窄小,选择背侧人路从近极置入螺钉时,应选择尾端直径适宜的螺钉产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波 陈山林 诸寅 张立山 王立伟 田光磊关键词:舟骨 骨折 骨螺丝 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缺损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对拇指指端皮肤、甲床或末节指骨缺损不超过甲根近端的11例患者,以同指近节尺背侧为供区.采用拇指尺侧指背动脉岛状皮瓣带蒂逆行转移修复,年龄21—58岁;皮瓣旋转点位于甲襞近端动脉弓.蒂部宽约2mm,蒂部返折处无张力缝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1例皮瓣均顺利成活。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修复后的拇指外形满意,皮瓣饱满而不臃肿,色泽、质地良好.耐磨.痛温感觉良好;患手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虎口张开度与正常侧相比无明显异常。结论逆行拇指尺侧指背动脉岛状皮瓣.因营养血管恒定、切取容易、安全可靠,可用于修复拇指指端小面积皮肤缺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张立山 陈晓彬 文朝喜 王增涛关键词:岛状皮瓣 指背动脉 拇指 指端 腱黄色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腱黄色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腱黄色瘤的17例患者。检查方法:首先选择线阵探头垂直置于体表包块处,二维超声由近及远连续行横断面扫查;再行纵切面... 王铁铮 亓恒涛 包守刚 滕剑波 张立山文献传递 改良法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随访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改良法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及供足的功能改变。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0月接受改良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65例患者进行随访。男54例,女11例;年龄15~46岁,平均33岁。术前拇指缺损程度根据三类六区分类法,皮肤脱套伤和晚期ⅠB类缺失12例,Ⅱ类缺失44例,ⅢA类缺失9例。术后观测再造拇指及供足改变;并对最后获随访的20例患者供足进行足功能指数-5分口述评分量表(foot function index-verbal rating scales,FFI-5pt)、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同时采用F-Scan动态足底测压系统测定供足步态参数及足底压力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6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22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相似;两点辨别觉为(9.7±2.8)mm,与健侧(4.2±1.1)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供趾保留了全长或大部分长度,2例自近节趾骨头水平缺失;跖侧保留皮条宽(24.5±3.7)mm,覆盖趾底负重区域,其两点辨别觉(9.0±2.6)mm,与健侧(8.1±1.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获随访的20例患者供足FFI-5pt评分中,疼痛指数为5.6±4.5,行动障碍指数为1.2±2.7,足功能指数为3.2±2.9;AOFAS评分中,疼痛评分为(34.0±5.0)分,功能评分为(38.7±4.2)分,排列评分为(15.0±0)分,总评分为(87.7±7.4)分。供足与健侧足相比,步态周期内支撑相持续时间以及各时相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足所承受的峰压力及压力-时间积分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足趾峰压力显著小于健侧趾(P<0.05),峰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足底其他6个解剖部位的峰压力及峰压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在不降低再造拇指质量的同时,保护了供足的功能。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田文 郭险峰 王满宜关键词:拇指再造 随访 不同术式拇手指再造术后供足的步态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的拇手指再造术后患者步态及足底应力的改变。方法利用F-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接受不同术式的拇手指再造术后患者行步态分析及动态足底压力测定。结果不同术式拇手指再造术后接受步态分析的患者共38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4-182个月)。10例传统拇甲皮瓣患者的供足与健足相比,供足的步态周期持续时间、双支撑相所占比例均有延长的趋势;部分供足拇趾的峰压力、峰压强异常增高,而另有部分供趾的则明显降低甚至缺失;供足第三、四跖骨头的峰压强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峰压力亦有增高趋势;供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前移的距离明显变小。18例改良蹲甲皮瓣患者的供足与健足相比,供足拇趾峰压力及压强.时间积分小于健侧拇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峰压强差异元统计学意义;步态周期及其各步态时相所占比例及双侧前足各跖骨头部位的峰压力、峰压强与压强.时间积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供、健足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基本相同。其他再造术式术后供足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各种游离足部组织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供足步态和足底应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拇甲皮瓣移植对供足步态和足底应力分布有很大的影响,而改良游离拇甲皮瓣移植对供足功能的影响较小。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郭险峰 童艳关键词:步态 再造术 基于手术方式的多拇畸形分型 被引量:3 2020年 多拇是手部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1-8]。1969年Wassel[9]根据影像学把多拇分为7型;Zuidam等[10]在2008年提出了Rotterdam分型,是在Wassel分型的基础上结合三节拇和三倍体,把Wassel分型中不能包含的分型做出清晰的划分,包含所有已知的多拇畸形种类。2013年Chung等[11]报道按照形态学可以把多拇畸形分为4型,作者认为简单易行并对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个理想分型系统应具有:可重复性、容易清晰地记录和交流,可以包括所有病理形式、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适用于研究。既往的分型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伴有不足之处,例如不能包括所有的畸形,缺乏为手术治疗提供详细的指导方案,同一种分型有不同的手术方案,不同类型可以使用同一种手术方案等[12]。为了更好服务于手术医师和患者,我们根据手术方式提出一种以手术方式为导向的分型。 汪洋 汪洋 王增涛 王德华 张立山关键词:先天畸形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