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灸
  • 3篇中医
  • 2篇针灸疗法
  • 2篇针灸流派
  • 2篇经筋
  • 2篇颈部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挥鞭样损伤
  • 2篇辨证
  • 1篇信念模式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疗保健体系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针法
  • 1篇诊疗特点
  • 1篇诊治
  • 1篇诊治特点
  • 1篇治疗糖尿病

机构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和平东方医学...
  • 8篇纽约中医学院
  • 2篇陕西省中医药...

作者

  • 11篇张群策
  • 9篇李蕙
  • 9篇郑欣
  • 9篇王天芳
  • 8篇陈业孟
  • 1篇刘敏
  • 1篇孔军辉
  • 1篇董方

传媒

  • 3篇中国针灸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1995
  • 1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经筋理论辨经分型颈部挥鞭样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分析《灵枢.经筋》篇与后世注释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颈部不同经筋病变所出现的症状特点,并结合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认为挥鞭样损伤下颈段综合征的机制与经筋异常扭挫有密切关系。根据明代马莳、张介宾对经筋的具体注释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归纳出挥鞭样损伤的4个不同经证:太阳经证为颈部广泛痉挛、拘急、屈伸不利;阳明经证为颈不可左右视、掣引疼痛、痉挛和肩不举;少阳经证为头颈支撑不适、痉挛、侧屈困难;少阴经证为颈部深处疼痛、后伸困难、头晕。对挥鞭样损伤患者运用《灵枢》经筋理论进行辨经分型论治,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陈业孟李蕙郑欣张群策王天芳
关键词:灵枢经筋理论挥鞭样损伤
按诊在美国各针灸流派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被引量:5
2010年
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系统归纳了流行于美国的传统中医针灸的经络腧穴按诊、日本针灸的腹诊、欧式五行体制针灸的夫妻脉诊、针灸物理医学的肌腱带按诊及肌反应测试术等不同针灸流派按诊现状、特点及源流。在分析美国各针灸流派均重视按诊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按诊反馈检测的诊疗互动机制不仅是美国针灸以人为本、身心并治的个性化诊疗特性的重要体现,亦是对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中医诊疗特色的继承与发展。
郑欣张群策陈业孟李蕙王天芳
关键词:针灸疗法按诊
美国非主流针灸流派诊疗特点探析被引量:6
2010年
美国的多元文化孕育了美国针灸流派的多样性,除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中医针灸(TCM)外,尚有欧式五行体质针灸流派、日式松本岐子针灸流派和美国针灸物理医学流派等。从这3种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针灸流派入手,在分析其形成背景、发展现状、诊疗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主流针灸流派在美国生存发展源流。
郑欣张群策陈业孟李蕙王天芳
关键词:针灸流派治则针法
另类医学在北美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崛起及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在中国中西两大派别的医疗体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担当着救死扶伤、康复保健的重任。而在北美(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除了西医之外,尚存在着其他诸多的医学体系及治疗手段。
张群策陈业孟李蕙郑欣王天芳
膻中、中脘、气海三穴调气作用机理初探被引量:15
1995年
膻中、中脘、气海三穴调气作用机理初探张群策,刘敏(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西安710003)主题词理气,穴,膻中,穴,中脘,穴,气海祖国医学认为,气机调畅、升降出入有序是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生理状态的前提条件,气机失调、升降逆乱则是机体各种病理变...
张群策刘敏
关键词:膻中穴中脘穴气海穴
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美国“针灸热”之兴起与可持续性发展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美国"针灸热"兴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民众个体对健康观念的认知(特别是对化学药物不良反应易感性与严重性的认知),对针灸认知的社会影响因素与不利因素,接受针灸人群的年龄、性别、地域、社会阶层等特征,促进民众采取针灸求医行为的激励因子,以及民众对针灸治疗有效性保持信心的自我效能。本文又从健康信念模式的角度思考了针灸在美国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关策略。
陈业孟李蕙郑欣张群策孔军辉王天芳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可持续性发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近况被引量:2
1992年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消痹”、“隔消”、“肺消”、“消中”等病范畴。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引起,且以阴虚为本,肺脾(胃)肾三脏阴虚互为影响,主要责之于肾,发病机理始于阴虚引起燥热,阴虚重点在肾为其本,燥热表现在胃是其标,本病以虚证、热证为多、寒证、实证较少,尤以湿热之证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
董方张群策范淑惠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顺势疗法和中医学诊治特点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顺势疗法是盛行于欧美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治疗体系.顺势疗法和中医学虽分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根植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其哲学理念、宏观诊治观点、尤其是诊断思维较为相近.本研究从顺势疗法诊治特点入手,梳理其诊治思路、法则、临床治疗特点,并与中医的诊治特点予以比较和评析.
张群策陈业孟李蕙郑欣王天芳
关键词:顺势疗法中医学
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经络辨证对针灸临床实践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在临床上此法的运用日趋淡化,甚至有被脏腑辨证取代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内经》经络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古今的问诊、望诊、切诊法,现代经络穴位电、热学等失衡现象的测定法及其临床应用,旨在强调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
李蕙郑欣张群策陈业孟王天芳
关键词:经络辨证《内经》针灸经络学说
颈部挥鞭样损伤针灸分型论治初探
2011年
颈部挥鞭样损伤是美国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症,笔者通过分析其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和中医病机,介绍挥鞭样损伤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提出挥鞭样损伤临床辨证应综合考虑病损部位与病程阶段的观点。病损部位以经筋的不同经证为辨证依据,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阴等经证;不同病程阶段的辨证分型,急性期分为气滞和血瘀型,慢性期分为痰浊交阻、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同时介绍针灸治疗的方案与典型病例。
陈业孟李蕙郑欣张群策王天芳
关键词:十二经筋针灸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