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险峰

作品数:63 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耐药
  • 21篇耐药性
  • 13篇球菌
  • 11篇杆菌
  • 10篇细菌
  • 9篇葡萄球菌
  • 9篇比阿培南
  • 7篇血液
  • 7篇药敏
  • 7篇药性分析
  • 7篇蒙特卡洛模拟
  • 7篇耐药性分析
  • 7篇给药
  • 7篇病原菌
  • 6篇血培养
  • 6篇血液病
  • 6篇药物
  • 6篇细菌耐药
  • 5篇单胞菌
  • 5篇万古霉素

机构

  • 63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 3篇连云港市第一...
  • 3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泗洪县人民医...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63篇张险峰
  • 16篇徐杰
  • 12篇韩清珍
  • 12篇钱雪峰
  • 11篇杭永付
  • 9篇朱建国
  • 8篇顾国浩
  • 8篇史进方
  • 7篇高杰
  • 6篇缪丽燕
  • 6篇赵丽娜
  • 5篇李艳萌
  • 5篇吴德沛
  • 4篇杨仁洪
  • 4篇邱骏
  • 3篇张之烽
  • 3篇张莹
  • 3篇甘建和
  • 3篇褚少朋
  • 3篇阴晴

传媒

  • 8篇临床检验杂志
  • 6篇江苏医药
  • 6篇检验医学与临...
  • 5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病移植患者肠道定植病原谱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了解血液病移植患者肠道定植病原谱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4~7月血液病患者肛拭子标本分离的定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结果 分离到74株细菌,以肠球菌为主,分离最多的是屎肠球菌,占36.5%;产 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3. 8%,表现为对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粪肠球菌对四环素高度耐药,耐药率为75%;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度耐药,耐药率依次为100.0%、100.0%、96.3%;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fm).结论 血液病移植患者肠道定植病原菌以肠球菌为主,耐药严重的屎肠球菌分离最多,且检出2株VREfm,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间表现出不同的耐药类型;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较严重;临床和微生物实验室应引起重视,关注移植期多重耐药菌的潜在风险.
吴月圆徐杰张险峰韩清珍赵丽娜毛菊珍钱雪峰周志英
关键词:血液病病原谱耐药性
蒙特卡洛模拟评价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的给药方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ABA)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05株ABA菌株,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检测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比阿培南在传统短时滴注(0.5 h)、延时滴注(3和4 h)和两步法(1.5~5.5 h)滴注方式下4种给药方案300 mg,q12 h/q8 h/q6 h;600 mg,q12 h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 3种滴注方式的4种比阿培南方案对ABA的CFR均<90%;对非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non MDRABA),仅300 mg,q12 h,静滴0.5 h和两步法静滴1.5 h的CFR<90%,其余方案的CFR均大于90%;在MIC≥2 mg·L^(-1)时,所有方案的PTA<90%;在达标情况下,延时滴注与两步法在滴注时间类似时具有相似的PTA和CFR,且均显著优于短时滴注法。结论我院ICU患者ABA感染时,经验治疗应避免单用比阿培南,目标治疗或联合用药时应根据药敏结果,优先选择延时滴注或两步法。
朱建国杭永付顾继红薛领高杰谢诚张险峰缪丽燕
关键词:比阿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蒙特卡洛模拟两步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2011年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和2011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并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年共分离细菌12 99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 100株(24.0%),革兰阴性菌9 891株(76.0%)。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65.3%(581/889)和89.7%(979/1 091),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和4.3%。2010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产ESBLs率分别为67.0%、49.0%和30.0%,2011年则分别为66.1%、54.6%和37.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96%)。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很高,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6.7%,亚胺培南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6.8%,其次是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0.3%和20.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9.7%。结论 2010~2011年我院分离的细菌以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有增多趋势,应引起重视。
成婧张伟丽崔大伟蒋敏张险峰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探讨检验医学规培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总结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方法分析规培的内容和标准,总结教学经验,根据现状和培训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结果检验规培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检验医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可改进的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一种实践教育,针对不同生源制定个性化教学方式,根据内容和标准制定践行方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检验医师,致力于学科发展。
韩清珍何军张险峰邱骏郑东王琳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检验医师
蒙特卡洛模拟评价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的给药方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为本院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05株ABA菌株,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价比阿培南6种给药方案300 mg(q24 h/q12 h/q8 h/q6 h)及600 mg(q24 h/q12 h),计算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老年人ABA菌群,比阿培南所有方案的CFR均不达标,最高为25.1%;对MDRAB菌群,比阿培南方案能达到的最高CFR为12.95%;对S-AB菌群,600mg(q12 h)和300 mg(q12 h/q 8 h/q6 h)方案的CFR>90%。结论本院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不建议使用比阿培南单药给药方案,目标治疗时,65~74岁的老年人,当MIC≤1 mg·L^(-1)时可选择;≥75岁的老年人,当MIC≤4 mg·L^(-1)时才可选用比阿培南。
曹秀芳马晶晶高杰张险峰朱建国包健安杭永付
关键词:比阿培南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蒙特卡洛模拟
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分离菌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 3D)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并分离菌株。厌氧培养分离的菌株均做耐氧试验。结果 2010年2~5月591份标本共检出81株细菌,阳性率13.71%(81/591),其中需氧培养检测出的细菌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9.81%(58/591),厌氧培养检测出74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2.52%;细菌检出最早时间为2h。81株细菌中24h内检出58株(71.60%),24~48h检出17株(20.99%),48h以后检出6株(7.40%)。结论对于血(体)液标本应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以提高临床细菌的阳性检出率。
邱善敏张险峰沈春明
关键词:细菌阳性率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给药方案的优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二倍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比阿培南4种方案在传统短时滴注(0.5h)、延时滴注和持续滴注方案情况下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所有传统短时滴注方案对PA的CFR均<90%;延时滴注方案中,比阿培南300mg,q6h,静滴4h方案对PA的CFR为90.5%,其余均<90%,持续滴注方案的CFR均>90%;对多重耐药(MDR)PA,所有方案的CFR均<90%;对非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non MDR-PA),300mg,q6h,静滴3h,4h,300mg,q8h,静滴4h和所有持续滴注方案的CFR>90%。结论我院ICU患者PA感染时不推荐比阿培南传统短时滴注方案,建议使用最大剂量,且滴注时间≥4h,持续滴注仍需进一步研究;对MDR-PA应换用或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吴登科薛领张险峰朱建国包健安杭永付
关键词:比阿培南ICU铜绿假单胞菌蒙特卡洛模拟
2017年江苏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了解2017年"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监测网内10 560株CRE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MIC法,结果判断参照2017年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S27标准。结果 10 560株CRE菌株中,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分别占57.6%、12.3%、9.8%;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为呼吸道标本(占59.4%)和重症监护室(占31.5%);全省CRE的平均检出率为8.4%,其中徐州地区高达16.3%,泰州仅为4.0%。CRE菌株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阿米卡星的耐药率(42.7%)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6.0%~94.6%;儿童分离菌株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成人分离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却高于成人分离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菌株分布呈现地区和院内不同病区的差异性。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其在医院中的播散。
程梅褚少朋张之烽阴晴王玉月王春新张险峰朱小平陈宗宁邓丽华付启云茆海丰张庆芳王胜许斌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
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1-2013年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的病原性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 4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47株(66.0%),肺炎克雷伯菌是居首位的病原菌,占20.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9.3%、70.4%。肠杆菌科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均大于70.0%;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7.8%和98.4%;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4%、55.4%和5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71.9%。结论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产ESBLs肠杆菌科非常严重;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严重;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间表现出不同的耐药类型;应引起重视,根据敏感性试验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
张丽陈娟李艳萌赵瑞珂张险峰邱骏徐杰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谱耐药性
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给药方案的优化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为某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比阿培南6种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比阿培南所有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CFR均<90%,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S-PA),65~74岁组中300 mg,q6h方案的CFR为93.02%;≥75岁组中600 mg,q12h和300 mg,q8h/q6h方案的CFR分别为95.66%,96.18%和98.52%。结论:不建议某院老年人PA感染时单用比阿培南,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应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对S-PA可选择300 mg,q6h方案。
石建杭永付高杰张险峰朱建国缪丽燕
关键词:比阿培南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蒙特卡洛模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