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双发 作品数:15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芳维A酸乙酯治疗各种皮肤病临床疗效初步评价 芳维A酸乙酯属第三代维A酸衍生物。对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消退作用比阿维A酯强1000倍。自1989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芳维A酸乙酯治疗各种皮肤病497例(男性302例,女性195例),年龄8-73岁(平均33.7岁... 张国威 何威 阎国富 陈智 刘俊秀 林自华 吴军 吕中法 王儒鹏 黎智 刘仲荣 彭双发文献传递 小鼠异体皮移植创面使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Ig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在小鼠背部移植异体皮后局部使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4 Ig(CTLA4 Ig)重组腺病毒载体 ,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6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A)组、CTLA4 Ig转染 (B)组及正常对照 (C)组 ,每组 2 0只。A、B组小鼠制作 1 .5cm× 1.5cm创面 ,移植同创面大小的C57BL小鼠皮肤后 ,A组小鼠创面涂抹不含腺病毒的交联聚丙烯酸树脂 (卡波姆霜 )0 .1g;B组小鼠创面涂抹含腺病毒的卡波姆霜 0 .1g,病毒滴度 5× 1 0 9/L。C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术后 1d分别向 3组小鼠腹腔内注射体积分数 1 0 %绵羊红细胞 (SRBC)1ml。术后 7、1 4、2 1、2 8d收集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检测SRBC抗体的效价 ,同时取BALB/c、C57BL及昆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观察CTLA4 Ig对脾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特异性及再次应答的影响。结果3组小鼠抗SRBC抗体效价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 5 )。术后 1 4d内与A组比较 ,B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对C57BL小鼠脾淋巴细胞表现出特异性低反应 (P <0.0 5);1 4d后 ,A、B组的再次应答达到或超过C组 (P >0.0 5 )。结论 局部使用CTLA4 Ig重组腺病毒不影响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但可能引起系统性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耐受。 袁军 罗高兴 易绍萱 陈希炜 郑峻松 解志杰 彭双发 吴军关键词:创面 CTLA4-IG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重组腺病毒载体 脾淋巴细胞 主维A酸乙酯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为常见的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其基因缺陷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口服维A酸类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芳维A酸乙酯(arotinoid ethylester)作为第三... 彭双发关键词:寻常型鱼鳞病 芳维A酸乙酯 丝聚合蛋白 桥粒 体视学 文献传递 混合胸腺裸小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重建T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建立混合胸腺移植模型 ,并在体外观察重建T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 首先建立混合胸腺裸小鼠左肾包膜下移植模型 ,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动物外周血中T细胞的重建情况 ,并利用刀豆素A(concanavalinA ,ConA)增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其体外功能状态。结果 混合胸腺移植 3个月后 ,移植的胸腺组织在裸小鼠肾包膜下能够正常发育 ,并有效重建了受体外周血中的CD4+ T和CD8+ T细胞。体外功能检测显示 ,受体的脾细胞对ConA的刺激有良好的反应性 ,并对供体胸腺来源的F3Q44大鼠抗原刺激表现为特异性的低反应。结论 混合胸腺移植不仅在数量上可重建受体裸小鼠外周血中CD4+ T和CD8+ T细胞 。 解志杰 吴军 郑峻松 彭双发 易绍萱 陈希炜关键词:胸腺移植 T细胞功能 细胞因子及胸腺微环境影响T_(reg)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体系添加细胞因子和在体细胞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探索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的Treg细胞的有效体内外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作为诱导剂,分析二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以二因子胸腺注射的方法,分析在成年鼠体内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可能性。结果 150 ng/mlIL-10浓度能够明显诱导Treg细胞增殖,经48、96、144 h诱导后,其增殖比例分别达到10%、18%和20%,而TGF-β1的使用浓度需达到300ng/ml;IL-10胸腺注射后同样可提高Treg细胞的比例[第7天(5.50±1.38)%,P<0.05;第10天(6.65±2.54)%,P<0.01];TGF-β1诱导后第5天的比例为(5.19±1.69)%,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培养体系添加诱导因子增殖的方法是扩增低比例低增殖活性Treg细胞的首选方法,IL-10体内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效能均强于TGF-β1。 郑峻松 吴军 易绍萱 贺伟峰 陈希炜 解志杰 彭双发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胸腺 双向电泳-质谱法分析人CD4^+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蛋白质组差异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2-DE/MS)分析人CD4+ 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提取人脾脏源CD4+ 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ying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胶图差异分析发现25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17个点在CD4+CD25-T细胞上调,8个点在CD4+CD25+T细胞上调。质谱初步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质点。结论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调节性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质。 彭双发 吴军 徐宁志 郑峻松 贺伟峰 易绍萱 陈希炜 袁军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蛋白质组 耐受T细胞抑制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大鼠皮肤移植物的排斥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NK细胞和巨噬细胞在T细胞缺乏或T细胞成功重建的情况下对异种移植物排斥的作用。方法在无胸腺裸小鼠、通过混合胸腺移植重建T细胞后裸小鼠和正常免疫健全小鼠分别进行F344大鼠皮肤移植,观察异种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受体动物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率,利用ConA增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其体外功能状态。结果 在没有清除受体体内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情况下,正常无胸腺BALB/c裸小鼠上移植的F344大鼠皮肤移植物发生了排斥,平均存活时间为(20.50±2.38)d;而在裸小鼠左肾包膜下移植的F344胎大鼠胸腺组织,却能够正常发育,并有效重建了受体的T细胞免疫,而且诱导了F344大鼠皮肤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结论NK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异种移植物的排斥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组织对NK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毒性的易感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异种供体抗原已产生耐受的T细胞可抑制受体体内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异种移植物的排斥。 解志杰 吴军 郑峻松 彭双发 易绍萱 陈希炜 贺伟峰关键词:NK细胞 巨噬细胞 胸腺移植 异种移植 CD4^+CD25^+T_(reg)细胞调节T细胞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4 2003年 目的 通过检测Treg细胞表达介导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TLA4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并设置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共培养和分隔培养实验模型,分析Treg细胞对效应性T细胞形成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各机制的主次要关系。方法对比分析Treg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膜分子CTLAA4、CD28表达和细胞因子IL-10、TGF-β1分泌水平;以TransWell Milli-cell-PCF分隔培养槽分隔培养Treg细胞与不同淋巴细胞组成的反应体系,采用向共培养及分隔培养体系加入与不加入IL-10、TGF-β1抗体的阻断方法,检测Treg细胞对不同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率。结果 Treg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效应性T细胞,Treg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分别达到(380±36.3)pg/ml和(790±56.8)pg/ml,Treg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浓度水平与效应性T细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共刺激分子CTLA4、CD28在Treg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Treg细胞以表达CTLA4为主。Treg细胞对共培养体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分隔培养,通过分泌IL-10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亦明显强于通过TGF-β1。结论细胞接触机制是Treg细胞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机制,而细胞因子机制中。 郑峻松 吴军 易绍萱 贺伟峰 陈希炜 解志杰 彭双发 代飞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异种胸腺移植后T细胞重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建立异种胸腺移植模型 ,动态观察受体T细胞的重建情况。方法 将F3 44近交系大鼠的胎胸腺植入裸小鼠的左肾包膜下 ,分别在术后 2、3月断尾采血 ,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重建情况。结果 异种胸腺移植后 ,能够有效重建受体的T细胞 ,并有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胸腺移植后 3月 ,CD4+T细胞和CD8+T细胞占PBMC的比率分别达到 7 75 %和 10 0 4%。 解志杰 吴军 郑峻松 彭双发关键词:流式细胞仪 免疫排斥反应 调节性T细胞的MACS分选和纯度鉴定 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建立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TCells ,Treg)的磁珠 (MACS)分选方法 ,并对分选结果进行纯度鉴定。方法 采用T细胞纯化柱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 ,以抗 CD8 FITC抗体和抗FITC标记磁珠相结合的阴性选择法剔除CD8+ T细胞 ,再以抗 CD2 5 FITC抗体和抗FITC标记磁珠相结合的阳性选择法选出CD2 5 + T淋巴细胞 ;以FACS流式细胞法检测分选的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纯度。结果 MACS磁珠分选法能够成功分选出CD4+ CD2 5 + 调节性T细胞 ,分选平均纯度达到73 % ,分选细胞活力为 95 %。结论 MACS磁珠分选法能够分选出高纯度的Treg细胞 。 郑峻松 吴军 罗高兴 易绍萱 解志杰 彭双发 朱瑾 陈希炜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移植排斥反应 纯度鉴定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