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试论范长江新闻作品中体现的巴蜀文化精神
- 2015年
- 新闻巨子范长江深受巴蜀文化的浸染。其新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巴蜀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独闯西北塞上行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朴实文风所表现的求实精神,思想行为追求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相融合所表现出的奋斗进取精神。
- 徐万平
- 关键词:新闻作品巴蜀文化
- 论蔡大嫂婚恋观与性格的现代性
- 2010年
- 《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在婚恋观念的变化中表现出了现代女性的性格特征: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贤惠与泼辣、封闭与开放的融合。并认为影响其婚恋观念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因是处于传统与现代转型时期的现代女性梦幻爱情与现实婚姻的矛盾性。
- 徐万平
- 关键词:蔡大嫂婚恋观务实性格
- 论《潜伏》中的“革命”加“恋爱”模式
- 2009年
- 本文主要从《潜伏》小说文本到影视剧改编的互动过程入手,分析文本和剧作对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中被广泛诟病的"革命+恋爱"模式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尤其是通过对影视剧中三位各具特色的典型革命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阐释"革命+恋爱"模式的艺术魅力和永恒价值。
- 徐万平
- 关键词:《潜伏》女性形象
- 鲁迅余秋雨散文意蕴比较被引量:6
- 2004年
- 鲁迅与余秋雨文化散文审美意蕴都表现出了哲理的睿智性、文化的批判性、人文的关怀性和思想的超前性。但因他们对中西文化思考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其文化批判性的深度、广度和内容表现都不尽相同。
- 徐万平
- 关键词:文化散文审美意蕴
- 论鲁迅妇女解放观的现代性——从“穷死的”祥林嫂说起
- 2012年
- 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初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以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为代表的女性悲剧的成因,认为祥林嫂的"穷死"是精神绝望与经济拮据双重合力的必然。鲁迅虽以拯救女性精神为首要目的和出发点,但因其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在小说和杂文创作中,对女性解放经济权的重要性予以了隐形的表达,又把女性经济的独立作为其解放的前提和关键。鲁迅妇女解放观中体现了独特的辩证解放思想,显示出其哲理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其成为现代妇女解放观的创始者。
- 徐万平
- 关键词:妇女观祥林嫂
- 论鲁迅小说中人物超越痛苦的方式
- 2003年
- 鲁迅小说中悲剧人物超越痛苦的四种主要方式为 :药、酒、梦、佛。其中 ,酒是麻醉剂 ,是自我安慰 ;梦是幻想 ,是一种精神享受 ;药是五味俱全 ,是另一种痛苦 ;佛是想象 ,是一种精神寄托。这四种方式中 ,酒和药有实体存在 ,梦和佛相对来说是虚无和抽象 ,它们相互缠绕在一起成为鲁迅小说中人物乃至中国人解除痛苦的方式。
- 徐万平
- 关键词:小说文学评论
- 青春的迷惘与残酷——以何大草《刀子和刀子》与《我的左脸》为例
- 2007年
- 徐万平
- 关键词:青春小说迷惘小说创作历史小说
- 论鲁迅小说中人物的酒文化精神被引量:1
- 2002年
- 鲁迅所处的内忧外患的时代让鲁迅小说创作表现人物精神时选择了借酒解闷的方式 ,以此超越生命的痛苦 ,升华灵魂。即饮酒是苦闷的象征、醉酒乐天真、祭酒求尊重。而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的鲁迅 ,对此是深有体验的。
- 徐万平
- 关键词:鲁迅小说酒文化
- 试论范长江新闻作品中体现的巴蜀文化精神
- 2007年
- 新闻巨子范长江深受巴蜀文化的浸染。其新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巴蜀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独闯西北塞上行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朴实文风所表现的求实精神;思想行为追求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相融合所表现出的奋斗进取精神。
- 徐万平
- 关键词:新闻作品巴蜀文化
- 论鲁迅小说中“头发”意象的审美意蕴
- 2011年
- 鲁迅小说中赋予了"头发"意象多重的审美意蕴:即作为批判民族劣根性的典型意象,辛亥革命不彻底的象征意象,汉民族社会血泪史见证的代表意象。
- 徐万平
- 关键词:小说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