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月
-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回顾与思考——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观
- 2012年
-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也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从成立开始就同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直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此主要分别阐释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 刘英英徐凤月
- 关键词:资本主义观
-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被引量:1
- 2012年
-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也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从成立开始就同资产阶级有着许多联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直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分析和阐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刘英英徐凤月
- 关键词:资本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内在逻辑与现实可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党协商被引量:2
- 2018年
- 政党协商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一种重要体制设计,二者之间高度契合。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政党协商仍存在政党协商理论滞后于政党协商实践、政党协商的制度化水平不高、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协商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加充分发挥政党协商在推进现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理论建设;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化建设;提升民主党派政党协商能力。
- 魏晓文徐凤月
- 关键词:内在逻辑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功能被引量:2
- 2015年
- 程序作为一种规范,是规定社会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的一种有序状态,其实质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尊重。当前,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化,既是顺应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和功能,其主要体现为提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效能的优化价值;寻求意志和决策权威性、合法性的理性价值;实现个体有序参与,保持社会多元一体的共生价值。
- 徐凤月
-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谐社会
- 论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对民主党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 2012年
-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继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伙伴和诤友的各民主党派,在新的形势下同样也需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配合执政党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对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就具有借鉴和引领作用。
- 徐凤月刘英英
- 关键词:执政经验民主党派
-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11年
-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进入新时期,面对国际国内风云变化的形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制度的优越性也面领着很大的挑战。现阶段如何保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就成为中国各政党主体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徐凤月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党制度
- 中国政党制度创造性价值探究
- 2012年
-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其他政党制度所没有的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价值,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李建徐凤月
- 关键词:政党制度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
- 2011年
-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基本国情,如何处理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认真分析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找出解决民族问题,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方法路径,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徐凤月
-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和谐社会
- 我国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现状与改进——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被引量:1
- 2016年
- 参政党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推动主体和监督主体,加强其参政能力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多党合作治理优势,提升我国协商治理的水平,促进执政党科学民主决策。当前,我国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资源配置失衡限制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发挥与拓展,二是协商意识缺失消解参政党参与协商能力,三是角色定位偏差制约参政党社会服务功能,四是主体参与不足影响参政党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坚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强化协商意识,提升参政党参与协商能力;立足参政议政,增强参政党社会服务能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 魏晓文徐凤月
- 关键词:参政党参政能力
- 国家治理视域下政党协商的功能与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最成熟、最重要的协商形式之一,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独有的功能,即强化执政党领导功能,引领示范功能,协商监督功能,和谐稳定功能等方面。同时,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政党协商在推动国家治理由传统治理向现代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民主政治价值。加强政党协商,有利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有利于提高理性决策能力,促进执政党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魏晓文徐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