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筠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喹诺酮
  • 3篇膜炎
  • 3篇角膜
  • 3篇氟喹诺酮
  • 2篇眼部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喹诺酮类
  • 2篇喹诺酮药物
  • 2篇角膜溃疡
  • 2篇角膜炎
  • 2篇氟喹诺酮药物
  • 2篇表皮葡萄球菌
  • 2篇病原学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印迹
  • 1篇印迹细胞学
  • 1篇荧光喹诺酮类

机构

  • 7篇河南省眼科研...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徐筠
  • 7篇孙声桃
  • 3篇王丽娅
  • 3篇陈祖基
  • 2篇田小莉
  • 2篇胡宏
  • 2篇张月琴
  • 2篇魏秋彩
  • 1篇祝磊
  • 1篇王印其
  • 1篇李建新
  • 1篇李家臣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氟喹诺酮药物的眼部表皮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测定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药物对眼部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并比较MPC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VF)及加替沙星(GTF)的MIC值。挑选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表皮葡萄球菌菌落,置于MullerHinton肉汤(MH)中增菌,菌液浓度至1×108cfu/ml,1∶10稀释,每种药每个浓度Mu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MHA)上接种1μl菌液,菌接种量104cfu。采用混菌法测定MPC值。以上述各种药物对该菌群的MIC50为参考,选择测定MPC时的药物浓度。每平皿中加入1ml药液和19ml细菌与MHA的混悬液,最终菌接种量约1010cfu。结果GTF的MIC90最低,为0.25mg/L;LVF次之,为0.50mg/L;CIP和OFLMIC90相等,为1.00mg/L。GTF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PC50和MPC90最低,分别是1.00mg/L和2.00mg/L;其次是LVF和CIP,均分别为2.00mg/L和4.00mg/L;OFL的MPC50和MPC90分别是2.00mg/L和8.00mg/L。结论LVF和GTF不仅抗菌作用强,而且在预防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89-991)
孙声桃陈祖基徐筠田小莉
关键词:荧光喹诺酮类突变
过敏性结膜炎的结膜印迹细胞学改变被引量:2
2007年
孙声桃徐筠魏秋彩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印迹细胞学杯状细胞
河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病致病菌种调查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调查 6年间河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病致病菌种。方法 :对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间就诊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 42 6人角膜取材行真菌培养 ,培养阳性的 3 15例标本进一步行致病真菌菌种鉴定。结果 :角膜主要致病菌属依次为镰孢菌属 ( 67 9% )和曲菌属 ( 13 0 % )。主要致病菌种依次为茄病镰孢菌、梨孢镰孢菌、黄曲霉菌、串珠镰孢菌、互隔交链孢霉和烟曲霉菌。结论 :河南地区的角膜首位致病菌属为镰孢菌属。
王丽娅孙声桃张月琴王印其祝磊李家臣徐筠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病致病菌种
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眼部分离细菌的体外敏感试验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研究眼部分离细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525份眼部标本行体外细菌培养,K-B法观察培养阳性细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敏感性。结果体外培养阳性细菌321株,革兰阳性球菌最多,为245株(76.3%),其次,革兰阴性杆菌48株(15.0%),革兰阳性杆菌20株(6.2%),革兰阴性球菌8株(2.5%),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总敏感性分别为59.2%、66.4%、80.7%和96.6%。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性(47.6%,55.3%)明显低于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76.0%和97.1%)(P<0.05)。结论眼部分离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加替沙星的敏感性最好,其次是左氧氟沙星。
孙声桃马新峰张月琴胡宏徐筠王丽娅陈祖基
关键词:氟喹诺酮体外药敏试验
角膜溃疡刮片病原学两种检查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随着真菌、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角膜刮片查病原以明确诊断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常用方法为10%KOH湿片法和Giemsa染色法,为寻找更适合眼科应用的方法,我们对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在我所就诊的所有角膜溃疡患者均行2种方法检查,以比较其优劣.
孙声桃徐筠胡宏
关键词:角膜溃疡刮片病原学真菌棘阿米巴角膜炎
互隔交链孢霉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互隔交链孢霉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临床表现后,角膜刮片作10%KOH湿片、Giemsa染色显微镜检查,真菌菌丝阳性者作真菌培养鉴定,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38-A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同时对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滴眼液治疗,并观察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分离的互隔交链孢霉菌株制作兔真菌性角膜溃疡模型,5d和14d后处死兔,取角膜行真菌培养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互隔交链孢霉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患者和兔模型的角膜溃疡灶均较浅薄,呈淡灰色,边界模糊。显微镜下角膜刮片可见直且粗大的无色隔膜菌丝,并有大量球形厚垣孢子位于菌丝顶端或相连。分离培养基中该种真菌菌丝为棕色,壁砖墙分隔的深棕色孢子链生于棕色分生孢子梗顶端。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种真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和特比萘芬敏感,对克霉唑、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耐药。23例患者除1例手术治愈外,其余22例用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联合频繁滴眼治愈,平均治愈时间34d。结论互隔交链孢霉菌性角膜溃疡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对角膜毒力较低,抗真菌药物联合滴眼可完全治愈。
孙声桃王丽娅徐筠魏秋彩李建新
关键词:链格孢属角膜溃疡菌丝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氟喹诺酮药物对眼部表皮葡萄球菌的防突变浓度
[目的]临床常用MIC来衡量抗菌药物活性,评价药物清除细菌治愈感染的能力,然而几乎每一种群的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都会发生抗菌药物耐药。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大部分细菌被杀灭,但少数细菌会发生变异,以求适者生存。 19...
孙声桃陈祖基徐筠田小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