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 作品数:104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SARS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从一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血清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SARS病毒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pUCm-T后,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及分析,与已公布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基因。为了解该病毒核蛋白的抗原特性,将核蛋白基因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N,转导大肠杆菌BL21(DE3)后,加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为50kDa的蛋白,占整个菌体的45%左右。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仅与SARS阳性病人血清起反应,而与正常血清不起反应。间接ELISA免疫检测,抗原滴度达1:12500。表明表达的核蛋白为SARS特异性抗原,这为SARS病毒的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了方便而安全的抗原来源。
- 朱函坪陆群英卢亦愚姚苹苹徐芳葛琼翁景清严菊英龚黎明施雯赵芝雅朱智勇
- 关键词:SARS病毒核蛋白基因克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H5N1人用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 目的为了确定人用禽流感疫苗的效力试验,建立测定 H5N1禽流感毒种免疫原性的方法。方法用禽流感病毒 R1203株制造的人用疫苗,不同剂量免疫家兔,检查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进行人、禽流感病毒交叉血凝抑制试验,人...
- 朱智勇丁晓航朱函坪李岩金陈学奎沈吉友张涛何培江姚苹苹徐芳翁景清谢荣辉赵芝雅龚华岳郭志军苏波孙淑滨梁伟峰
- 肠道病毒71型诱导沙鼠肌肉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杀伤沙鼠原代肌肉细胞的作用机理,为EV71的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沙鼠原代肌肉细胞,滴加EV71感染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感染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感染细胞核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感染细胞的细胞膜变化,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感染细胞的PARP-1、Caspase-3、Bcl-2家族蛋白等凋亡因子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构建体外沙鼠原代肌肉细胞模型,使其感染EV71后,肌肉细胞出现皱缩、变圆、漂浮等形态学变化,且感染复数(MOI)越大,病变程度越明显,细胞存活率越低(rs=-0.964,P=0.005);细胞内染色质发生浓缩,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伴随凋亡小体出现,细胞凋亡与MOI呈正相关(rs=1.000,P<0.001);凋亡标志蛋白PARP-1与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被剪切激活;抑凋亡蛋白Bcl-xl与Bcl-2的表达量随着MOI的增大而减少;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磷酸化水平升高,NF-κB通路被激活。结论 EV71病毒可以诱导沙鼠原代肌肉细胞发生凋亡。
- 周彬孙一晟姚苹苹徐芳杨章女卢杭景朱函坪钱捷
- 关键词:EV71细胞凋亡
- 重组蛋白酶标记技术的研究及在传染性应急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姚苹苹朱函坪徐芳谢荣辉郑官增姚晨辉梅玲玲张政杨章女朱智勇
- 该研究为2006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立项课题。课题组国家及世界各地自2003年出现新发传染病SARS以来,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加强新发传染病等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保证中国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防治血清学诊断试剂盒
- CV-A16对长爪沙鼠肌肉细胞的杀伤机理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对沙鼠原代肌肉细胞的杀伤机理,为阐明CV-A16的致病机理及沙鼠模型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双酶法构建沙鼠原代肌肉细胞模型,用不同感染剂量CV-A16感染细胞24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染色质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例,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s家族蛋白、NF-κB通路相关蛋白及JNK激酶表达。结果感染复数(MOI)=0.50和1.00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95%和64.05%,与阴性对照组(1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存活率与MOI呈负相关(rs=-0.857,P=0.014);MOI=0.01、0.10和1.00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7.2%、21.8%和50.7%,细胞凋亡比例与MOI呈正相关(rs=1.000,P<0.001)。CV-A16感染后,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均被剪切激活,NF-κB通路相关蛋白IκBα、p65和p-p65表达均减少,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CV-A16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激活JNK激酶诱导沙鼠原代肌肉细胞凋亡。
- 孙一晟姚苹苹杨章女徐芳卢杭景伍立志朱函坪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细胞凋亡
- 汉坦病毒核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免疫印迹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昆虫细胞中表达汉坦病毒(HV)S基因,表达产物作为诊断抗原,用于检测血清中抗HV特异性抗体IgG。方法 PCR扩增HV-Z10株N蛋白(NP)编码基因,基因工程方法构建NP编码基因昆虫表达系统 rBAC-Z10S-TN。间接荧光法了解重组NP(rNP)表达及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情况,SDS-PAGE观察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建立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样品,并与常规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比较。结果 rBAC-Z10S-TN高效表达rNP,SDS-PAGE显示rNP的蛋白表达带,此抗原仅与HFRS患者血清起反应。经双盲试验,两法检测血清143份,HFRS阳性符合率为97.67%。结论 成功构建了HV-Z10株NP编码基因高效真核表达系统。所建立的免疫印迹法可作为HFRS简便、安全、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新方法。
- 姚苹苹徐芳孙一晟杨章女张云岳明朱函坪
- 关键词:汉坦病毒N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免疫印迹法
- 汉坦病毒浙江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浙江新分离的汉坦病毒ZJ4、ZJ7毒株,与20年前浙江分离的汉坦病毒Z10疫苗株的M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方法提取汉坦病毒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部分M基因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汉坦病毒浙江新分离株ZJ4、ZJ7均为HTN型病毒,ZJ4、ZJ7株与Z10株部分M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8.3%和92.3%。结论新分离株ZJ4、ZJ7株与疫苗株Z10株分离时间跨度有20多年,其相互间变异不大,证实了HTN型汉坦病毒基因的稳定性。
- 姚苹苹朱函坪徐芳朱智勇
- 关键词:汉坦病毒病毒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病毒基因
- 汉坦病毒Vero细胞灭活疫苗候选毒种的选择
- 肾综合征山血热(HFR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占全球发病总数的90%,病死率约为3%-10%,波及全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在各种预防HFRS的措施中,疫苗是一种最特异和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迄今为止,...
- 姚苹苹徐芳朱函坪翁景清陆群英朱智勇
- 文献传递
- 汉坦病毒Z10株N蛋白的表达及其在HFR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汉坦病毒Z10株是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的,用于生产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和双价疫苗的病毒毒株,为了解该病毒N蛋白的抗原性及开发重组蛋白试剂用于HFRS病人的早期诊断.
方法:构建了Z10株N基因表达载体pET-...
- 朱函坪姚苹苹徐芳翁景清谢荣辉李婵朱智勇
- 关键词:汉坦病毒IGM抗体免疫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
- 文献传递
- 一步法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TaqMan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乙脑病毒毒株序列,应用生物软件在乙脑病毒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与筛选引物和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通过对蚊虫样本的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优化结果表明荧光定量RT-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0.1gmol/L探针浓度,0.2gmol/L引物浓度,5mmol/L Mg^2+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乙脑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通用性,对1~4型登革热病毒、狂犬病毒、汉坦病毒(SEO型与HTN型)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重复性分析表明同一样品Ct值的重复检测4次,其标准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分别为0.033、0.079、0.149和0.411。对110批蚊虫标本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检测,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测出7份阳性,而病毒分离则只检测出3份阳性,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更敏感,可直接从蚊虫样本中检测乙脑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左右,且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结论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适用于乙脑病原学的快速检测。
- 谢荣辉徐芳朱函坪程胤凯傅桂明姚苹苹翁景清卢亦愚杨章女朱智勇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