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茂格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电子电信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天线
  • 7篇信号
  • 7篇深空
  • 7篇天线组阵
  • 7篇组阵
  • 5篇深空探测
  • 5篇测控
  • 4篇射频
  • 4篇时延
  • 4篇通信
  • 3篇地面站
  • 3篇多目标
  • 3篇阵元
  • 3篇相位
  • 3篇航天
  • 3篇波束
  • 3篇测控通信
  • 3篇测控系统
  • 2篇射频采样
  • 2篇射频通信

机构

  • 24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作者

  • 24篇徐茂格
  • 7篇赵卫东
  • 4篇柴霖
  • 3篇张旭
  • 2篇杨海峰
  • 1篇施为华
  • 1篇薛喜平
  • 1篇张国亭
  • 1篇李春来
  • 1篇王宏
  • 1篇刘建军
  • 1篇孔德庆
  • 1篇李俊铎
  • 1篇苏彦
  • 1篇张洪波
  • 1篇胡建平
  • 1篇仇三山
  • 1篇席文君
  • 1篇朱新颖
  • 1篇刘云阁

传媒

  • 5篇电讯技术
  • 3篇飞行器测控学...
  • 1篇宇航学报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 1篇上海航天(中...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空天线组阵频域解时延模糊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空天线组阵频域解时延模糊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不依赖精确站址和航天器过境轨迹等先验信息的时延解模糊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根据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的几何方位,在给出通道间的初始时延范围计算得到频...
徐茂格赵卫东冯林高
文献传递
多路宽带接收信号射频采样下的时延调整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路宽带接收信号时延的调整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解决大时延条件下宽带信号基带波形的时间对齐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将时延差分解为粗细两级,分别对数字下变频后的基带信号与模数转换AD采样信号实施粗细...
赵卫东晏辉徐茂格冯林高
文献传递
深空微波高精度测距测速技术被引量:4
2017年
后续深空探测任务要求微波测量精度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深空测控系统无线电测距、测速现状,给出了主要误差源分解以及精度提升具体措施。针对行星间等离子体附加的测量误差,提出了多频链路消除行星间等离子体的具体方案。理论推导表明多频链路的设计使得无线电观测量基本上不受角距的影响。针对目前米级的设备校零残差提出了设备零值在线校正技术,以满足分米测距精度要求。
徐茂格
关键词:深空探测测控系统在线监测
深空天线组阵频域解时延模糊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空天线组阵频域解时延模糊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不依赖精确站址和航天器过境轨迹等先验信息的时延解模糊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根据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的几何方位,在给出通道间的初始时延范围计算得到频...
徐茂格赵卫东冯林高
文献传递
深空网上行发射天线组阵技术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上行发射组阵可为航天任务提供高效费比服务,并且具有灵活、可靠、规模可辨以及可扩展等优点。给出了上行发射阵列的系统概念与设计,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徐茂格
关键词:深空网测控相位校准
一种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站间零值标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站间零值标定方法,该方法属于定位系统零值测量技术领域,通过遥测模拟源模拟真实目标发射信号,并计算出各站基带收到信号的时刻差,与真实距离差比较,可得到站间的设备零值差,即站间距离差零值。本...
张旭杨峻巍陈红光杨攀徐茂格
多路宽带接收信号射频采样下的时延调整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路宽带接收信号时延的调整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解决大时延条件下宽带信号基带波形的时间对齐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将时延差分解为粗细两级,分别对数字下变频后的基带信号与模数转换AD采样信号实施粗细...
赵卫东晏辉徐茂格冯林高
文献传递
我国深空天线组阵技术现状与发展思考被引量:20
2014年
深空天线组阵是深空测控通信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算法研究,相关单位也开展了样机研制以及多次对星演示验证试验。首先,系统地给出了天线组阵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并与射电天文组阵和传统相控阵开展了对比分析;其次,总结归纳了国内现阶段研究成果,包括合成算法研究情况与典型试验验证情况;最后,结合国外最新发展情况,给出了后续大规模可扩展宽带组阵研究方向的发展建议。
徐茂格柴霖
关键词:深空探测测控通信天线组阵
深空大规模天线组阵布局设计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深空测控通信背景下大规模组阵的天线布局优化问题,给出了优化目标(即单元波束内合成波束附近的旁瓣最小化)以及优化边界条件(包括天线数、天线口径、工作频段、最小间距和最大布局范围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化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布局优化后的归一化旁瓣峰值比布局随机化的归一化旁瓣峰值低lnN/N(N为天线数)。最后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给出具体的优化流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出的优化边界条件下,优化后的合成波束方向图旁瓣峰值降到约-10dB,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徐茂格
关键词:深空测控通信梯度搜索
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射频通信“黑障”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飞行器在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黑障"现象对测控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分析飞行器表面等离子的构成以及造成射频信号衰减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射频通信"黑障"效应研究的总体框架,提炼了关键技术并给出解决方案与初步分析结果,可为相关试验提供参考与建议。
徐茂格席文君
关键词:高超音速飞行器测控系统射频通信黑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