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红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6,XY,t(7;12)染色体整臂易位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38岁,汉族,表型、智力正常,无有毒物质接触史,无辐射物质接触史,非近亲结婚,有烟酒嗜好。因其妻2004年2月孕46天,阴道流血2h,彩超显示胚胎停止发育,后继发不孕而就诊。患者进行3次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omputer-aided semen analysis,CASA),结果显示患者有两次精子密度正常,活力较弱,精子密度分别为23.64百万/mL和47.02百万/mL(正常参考范围:20百万/mL或更多),精子活力(A级+B级)分别为22.73%和46.30%(正常参考范围:A+B〉50%);1次精子密度偏低,活力较弱,精子密度为11.85百万/mL,A级+B级精子活力为35.72%。
- 胡方方王一波韩从辉梁志元郝林顾娟黄勇惠红霞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正常参考范围精子密度胚胎停止发育精子活力近亲结婚
-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中应用对比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对比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采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检验的应用效果,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对CKD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60例CKD患者,将其分为CKDⅠ~Ⅱ期组(甲组)、CKDⅢ期组(乙组)、CKDⅣ期组(丙组)、CKDⅤ期未透析组(丁组)与CKDⅤ期透析组(戊组),均给予常规凝血检验与TEG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并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五组CKD患者TT、APTT、PT、INR、Fib、D-Dime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丁组与戊组Fib水平高于甲组,丁组及戊组D-Dimer水平高于甲组,戊组D-Dimer水平低于丁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及戊组Angl、MA、Cl水平高于甲组,甲组K和e GFR高于丙组,丙组MA水平高于甲、乙组,乙组K和eGFR水平高于戊组,而Angl水平低于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R、K和MA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存在正相关性(P<0.05),D-Dimer值和eGFR表现为负相关性(P<0.05)。结论:与常规凝血检验相比,TEG检查更具敏感性,应加强CKD患者凝血指标监测,若将两者结合能为CKD治疗提供更多借鉴。
- 石超惠红霞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凝血状态血栓弹力图
- 罗伯逊易位分子机理初探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罗伯逊易位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技术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57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检出罗伯逊易位染色体核型4例,检出率3.51%。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常规的染色体检查及遗传咨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胡方方韩从辉王一波梁志元顾娟郝林惠红霞
- 关键词:罗伯逊易位自然流产分子机理
- 染色体t(14;15)罗伯逊易位一家系两例
- 2009年
- 例135岁,男性,已婚,已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因要二胎,女方再次妊娠,孕2个月余后自然流产;后两次均孕40天余,胚胎停止发育,行药物流产。患者从事大理石、瓷砖等石料切割工作7年余,否认传染病史、长期有毒物质接触史、外伤史、近亲结婚史。女方染色体分析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均无异常,男方先后两次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omputer-aidedsemenanalysis,CASA),第1次精子检测密度为47.46百万个/mL(正常参考值为20百万/毫升或更多),A级精子活力为5.00%,B级精子活力为12.50%.
- 胡方方韩从辉王一波郝林顾娟黄勇梁志元惠红霞
- 关键词:染色体分析罗伯逊易位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家系胚胎停止发育正常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