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炜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岛状
  • 7篇岛状皮瓣
  • 7篇再灌注
  • 7篇皮瓣
  • 7篇缺血
  • 7篇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骨骼肌
  • 5篇岛状皮瓣修复
  • 5篇手部
  • 5篇皮瓣修复
  • 5篇缺血后
  • 5篇骨骼
  • 5篇灌注损伤
  • 4篇软组织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手部软组织
  • 4篇手部软组织缺...
  • 4篇缺损
  • 4篇缺血后处理

机构

  • 22篇天津医院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戚炜
  • 14篇陈克俊
  • 6篇阚世廉
  • 5篇韩宝平
  • 5篇李津
  • 4篇李凯
  • 4篇王晓南
  • 4篇陆芸
  • 4篇赵欣
  • 3篇袁宇
  • 3篇郭林
  • 3篇陈冉
  • 3篇高金妹
  • 2篇王晓刚
  • 2篇殷中罡
  • 2篇于顺禄
  • 2篇张宝贵
  • 2篇宫可同
  • 2篇王沛
  • 1篇赵金岩

传媒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三届全国中...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部不同种类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手部不同种类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应用六种不同的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6例。[结果]所有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8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
李津陈克俊高广伟韩宝平赵金岩戚炜王晓南
关键词:岛状皮瓣
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带一侧指动脉的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1998年起,应用指背侧岛状皮瓣11例,修复手指掌背侧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2.5cm×4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诊1~18个月,手指外观不臃肿,色泽质地好,外形满意,供区隐蔽,对供指功能无影响。结论指背侧岛状皮瓣操作相对简便,血供稳定,成活率高。
戚炜陈克俊陆芸
关键词: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手部软组织缺损手部缺损指功能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应用缺血后处理的时机。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采用测定骨骼肌缺血4h,再灌注1h后血清丙二醛(MDA)、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再灌注6h后骨骼肌的死亡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再灌注5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是否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果对骨骼肌缺血4h再灌注6h的损伤,再灌注开始后即刻应用30s缺血、30s再通,三次循环的缺血后处理对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即有保护作用,不仅减少了骨骼肌再灌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MPO)和血清氧自由基水平(MDA)水平,而且减少了骨骼肌的死亡程度;再灌注5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并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区域的MPO和血清MDA水平,也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死亡程度,与直接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没有保护作用。结论骨骼肌缺血后再灌注开始前立刻应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可以减少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死亡程度;缺血后处理应用时机非常重要,再灌注5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则失去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戚炜陈克俊阚世廉王沛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缺血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实验研究
高金妹袁宇郭林戚炜
缺血后处理和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后处理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组(D组)以及对照组(E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测定骨骼肌缺血4h、再灌注1h后血清丙二醛(MDA)和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再灌注6h后骨骼肌的坏死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B组、C组和D组再灌注1h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均低于A组(P〈0.05),但是高于E组(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h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hMDA和MPO水平低于C组(P〈0.05),但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结论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联合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
戚炜陈克俊阚世廉赵欣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0例手指高压注射伤的患者按损伤的轻重程度分为:轻度4例、重度6例,分别于清创后一期缝合伤口、多次清创后直接缝合伤口和邻指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覆盖创面以及截指治疗。结果本组3例一期缝合伤口;3例2~3次清创后直接缝合;2例行邻指指背侧岛状皮瓣覆盖创面;2例截指。术后随访0.5~7年,TAM评分:优4例,良2例,中2例。结论高压注射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的具体严重程度给予不同方法的治疗。
戚炜陈克俊韩宝平
关键词:清创术高压注射伤
多切口清创引流治疗上肢皮肤潜行撕脱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多切口清创引流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潜行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上肢大面积皮肤潜行撕脱伤10例,潜行撕脱范围腕横纹近侧至肘关节近侧5cm 7例,腕横纹近侧至上臂中上部及腋部3例。皮肤...
戚炜陈克俊赵欣陈冉
关键词:清创引流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技术评价神经慢性卡压性病变的组织硬度变化。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卡压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和术后2、4、6、8周分别对坐骨神经进行二维图像观察和剪切波弹性测量。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卡压两端神经直径逐渐增粗,卡压两端神经的杨氏模量值也逐渐增大。术前正常神经的杨氏模量值为(6.53±2.02)kPa,卡压8周时近端神经为(17.77±4.09)kPa,远端神经为(15.19±4.46)kPa,卡压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神经的直径和杨氏模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增粗的神经直径与杨氏模量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神经慢性卡压后,肿胀增粗的神经较正常神经变硬。剪切波弹性成像能有效地反映神经卡压后的弹性硬度变化,为神经卡压病变提供一种新的诊断依据。
高金妹袁宇郭林戚炜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周围神经杨氏模量
掌骨骨折的治疗被引量:5
2002年
戚炜阚世廉
关键词:掌骨骨折
带血管的肘部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带神经周围血管的肘部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8侧)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实施了肘部尺神经皮下前移,其中带神经周围血管13侧(A组),不带神经周围血管15侧(B组)。观察随访28侧,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和第一背侧骨间肌以及小指展肌的肌力并与其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时A、B两组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背侧骨间肌和小指展肌的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好于B组。术后12个月时A、B两组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和第一背侧骨间肌以及小指展肌的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神经前移时连同尺神经周围伴行血管(尺侧上副、尺侧下副及尺侧返血管)一起游离并前移是可行的,尽可能多地保留神经周围血管对早期恢复尺神经血供、促进尺神经松解前移后的早期肌力恢复有明显意义。
陈克俊戚炜王晓南李凯
关键词:带血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