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色莺

作品数:43 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艾滋病
  • 16篇病毒
  • 12篇免疫缺陷
  • 7篇获得性
  • 7篇获得性免疫
  • 7篇获得性免疫缺...
  • 7篇艾滋病病毒
  • 6篇性行为
  • 6篇影响因素
  • 6篇缺陷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免疫缺陷综合...
  • 6篇获得性免疫缺...
  • 6篇肝炎
  • 6篇HIV/AI...
  • 5篇缺陷病
  • 5篇丙型
  • 4篇人类免疫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7篇安徽省疾病预...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合肥市疾病预...
  • 3篇柳州市疾病预...
  • 2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 1篇芜湖市疾病预...
  • 1篇滁州市疾病预...

作者

  • 43篇戴色莺
  • 18篇叶冬青
  • 15篇程晓莉
  • 14篇刘爱文
  • 13篇张进
  • 11篇范引光
  • 10篇吴建军
  • 7篇吴家兵
  • 6篇沈月兰
  • 6篇陈贵梅
  • 6篇黄张军
  • 4篇秦义组
  • 4篇陈丽丽
  • 4篇冷瑞雪
  • 4篇王超
  • 4篇田敏
  • 3篇洪航
  • 3篇姚晖
  • 3篇张渝婧
  • 3篇缪礼锋

传媒

  • 17篇中华疾病控制...
  • 6篇安徽预防医学...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北临泉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的自我护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使他们更好的掌握PLWHA的自我护理知识,从而提高目标人群的生存质量。方法 干预前后...
陈贵梅戴色莺陈丽丽王超冷瑞雪马岩黄张军叶冬青
关键词:护理能力干预效果知识知晓率PLWHA口腔卫生
皖北农村艾滋病患者自我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索农村艾滋病患者自我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家庭及社区关怀量表对皖北农村117名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皖北农村艾滋病患者SAQ总分为(39.76±6.93)分,自我评价因子评分为(19.78±4.27)分,自我接纳因子评分为(19.98±4.93)分。女性艾滋病患者SAQ总分及自我接纳因子评分低于男性(均有P<0.05)。农民患者SAQ总分、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因子评分均低于其他职业患者(均有P<0.01)。艾滋病患者SAQ总分及自我评价因子评分与人均年收入呈正相关(均有P<0.05)。艾滋病患者SAQ总分及自我接纳因子评分与家庭及社区关怀评分呈正相关(均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及社区关怀、性别、人均年收入、是否与父母同住为艾滋病患者自我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且家庭及社区关怀评分高、性别为男性、人均年收入高、与父母同住是自我接纳程度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皖北农村艾滋病患者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家庭及社区关怀、性别、人均年收入、与父母同住等是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薛磊戴色莺黄张军田敏许望东叶冬青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社会支持
医学生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医科大学的2 386名在校学生进行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64.59±12.65)、(61.26±14.16)、(62.62±12.85)、(54.12±13.98)和(57.74±18.46)分;各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与常模比较,生理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心理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欲、睡眠、体育锻炼、饮酒、性别、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医学生生存质量具有明显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生、食欲好、睡眠时间长、锻炼次数多、家庭人均月收入多、不吸烟和饮酒、未患病和非近视的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存质量较高;未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和经常发生家庭摩擦的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存质量较低。结论医学院校学生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食欲、睡眠时间、锻炼次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患病、近视、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和家庭摩擦。
薛磊岑晗黄张军郭真理戴色莺邹延峰潘发明叶冬青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影响因素
贫困山区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外出农民工的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行为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贫困山区岳西县2个乡镇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
卢曼曼陈贵梅戴色莺叶冬青
关键词:不安全性行为安全套防治知识高危行为农民工
2012年柳州市400名嫖客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监测哨点嫖客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相关知识、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柳州市嫖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分析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00名嫖客,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2.75%,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5.74%,HIV阳性感染率为2.26%,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均为8.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小、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和大专及以上学历是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保护因素;婚姻状况为在婚、同居和离异/丧偶和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是嫖客人群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结论柳州市嫖客人群中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经性传播途径的蔓延。
刘娟梁庆香冯献湘杨艳珍单桂苏杨妙英周翠霞范引光戴色莺杨洁岑晗张渝婧刘姗姗胡林凤叶冬青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哨点监测流行病学研究
2016-2021年安徽省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近年来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1])。由于中老年群体存在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等风险因素^([2-3]),并且老年人在获取HIV相关知识及检测服务方面存在障碍^([4]),更易存在并发症^([2]),需要针对这一群体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遏制HIV在这一人群中的流行。本研究分析安徽省2016-2021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的特征,为针对这一人群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张丹丹戴色莺金琳沈月兰刘爱文吴建军张进
ARIMA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HIV感染人数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3
2012年
目的比较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与灰色预测模型[gray forecast model,GM(1,1)]在艾滋病感染人数预测上的有效性。方法以安徽省芜湖市2005-2011年疫情资料为基础,分别使用月发病人数及年度发病人数建立ARIMA模型及GM(1,1)模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来比较两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 ARIMA模型及GM(1,1)模型的拟合结果均与芜湖市艾滋病发病趋势相一致,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稍高于GM(1,1)模型。结论在对无周期性的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预测时,ARIMA模型的预测优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使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稍高于GM(1,1)模型,因此在进行传染病及疾病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和比较多种模型的预测效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且应不断补充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或重新拟合,才能达到有效预测的目的。
范引光吕金伟戴色莺张渝婧苏虹潘发明王静叶冬青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006-2022年不同诊疗指南下安徽省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生存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安徽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在不同《艾滋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下的生存率,并探讨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安徽省2006-2022年HIV/AIDS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指南》发布时间将整个研究阶段分为5个时期。采用Life-table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5334名研究对象,其中83.51%为男性,68.76%诊断年龄>30~<60岁,49.70%居住在皖北地区。5个时期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5%、95%、97%、97%和9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80,P<0.001);前4个时期的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94%、95%和9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3,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在影响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中,女性是男性的0.654(95%CI:0.588~0.727,P<0.001)、≥60岁组者是低年龄组者的4.665倍(95%CI:3.930~5.539,P<0.001)、未婚者是已婚者的1.555倍(95%CI:1.382~1.750,P<0.00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是小学的0.756(95%CI:0.688~0.831,P<0.001)、同性传播是异性传播的0.586(95%CI:0.524~0.656,P<0.001)、高水平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计数是低水平的0.385(95%CI:0.329~0.451,P<0.001)。结论随着中国《指南》的更新,HIV/AIDS患者生存率呈上升趋势。
郭启胜叶永胜王阳光宋金玲高萌戴色莺张进范引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病毒治疗
安徽省50岁及以上人群丙型肝炎知晓及检测意愿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50岁人群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检测意愿,分析该人群丙肝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1―7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滁州市和亳州市≥50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丙肝防治知识和丙肝检测意愿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50岁人群丙肝检测意愿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安徽省≥50岁人群丙肝检测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6857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占51.7%,平均年龄为(69.97±9.02)岁。研究对象总体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1.6%,研究对象自我报告既往丙肝检测率为10.2%,有79.4%的研究对象愿意在未来3个月进行丙肝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811,95%CI:0.709~0.928,P=0.002)、已婚/同居(OR=0.362,95%CI:0.247~0.531,P<0.001)和分居/离异/丧偶(OR=0.614,95%CI:0.416~0.904,P=0.014)、初中(OR=0.671,95%CI:0.570~0.790,P<0.001)、个人月收入为3000~<5000元(OR=0.522,95%CI:0.440~0.618,P<0.001)和≥5000元(OR=0.502,95%CI:0.365~0.690,P<0.001)的研究对象丙肝检测意愿较低;与父母/子女/配偶/性伴同居(OR=4.686,95%CI:3.739~5.874,P<0.001)和居住在养老机构(OR=3.203,95%CI:2.276~4.507,P<0.001)、做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OR=2.872,95%CI:2.434~3.389,P<0.001)、高风险人群(OR=2.220,95%CI:1.930~2.554,P<0.001)的丙肝检测意愿较高。结论安徽省≥50岁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总体较低、丙肝检测意愿较高,但既往丙肝检测率低。应针对不同特征≥50岁人群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丙肝相关健康宣传教育,将丙肝检测意愿转化为积极的检测行为。
王紫薇李影黄卓君高萌龚丽萍李泽洋许学伟戴色莺范引光
关键词:丙型肝炎知晓情况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发现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  (1)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柳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发现晚的发生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影响HIV/AIDS发现晚的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3)通过定性研究...
戴色莺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独立危险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