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拓胜军

作品数:99 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0篇心室
  • 39篇心肌
  • 37篇左心
  • 36篇左心室
  • 31篇肌病
  • 30篇心肌病
  • 27篇肥厚
  • 27篇超声
  • 24篇型心
  • 22篇肥厚型
  • 21篇肥厚型心肌病
  • 19篇厚型
  • 19篇斑点追踪技术
  • 17篇慢性
  • 16篇心力衰竭
  • 16篇心脏
  • 16篇心脏再同步
  • 16篇衰竭
  • 16篇慢性心力衰竭
  • 15篇心动图

机构

  • 60篇第四军医大学...
  • 49篇延安市人民医...
  • 7篇宁夏医科大学
  • 6篇解放军第四五...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辛辛那提大学
  • 1篇解放军451...
  • 1篇解放军第三零...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93篇拓胜军
  • 50篇刘丽文
  • 45篇左蕾
  • 24篇张军
  • 23篇齐伟
  • 17篇张建蕾
  • 15篇孙艳丹
  • 10篇纳丽莎
  • 9篇邵红
  • 9篇杨娇娇
  • 8篇周晓东
  • 8篇梁丽
  • 7篇王丽娟
  • 6篇杨丽平
  • 6篇孙超
  • 5篇王静
  • 5篇曹晓燕
  • 5篇师增增
  • 4篇刘江云
  • 4篇孟欣

传媒

  • 14篇中华超声影像...
  • 7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心血管康复医...
  • 4篇2012年十...
  • 4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西北国防医学...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20篇2014
  • 12篇2013
  • 23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的研究
目的:采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连续纳入HCM患者90例,其中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患者58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32例,选...
刘丽文雷常慧左蕾拓胜军齐伟邵红杨娇娇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7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根据检测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比较2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其与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2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00);微量蛋白尿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白蛋白呈线性正相关(r=0.362,P=0.010),单纯高血压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白蛋白无相关关系(r=0.102,P=0.458)。Logistic回归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是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独立预测因子(OR=6.945,95%CI:3.093~15.597)。结论:高血压微量蛋白尿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呈线性正相关,脉搏波传导速度是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独立预测因子。
拓胜军薛恩忠梁延宏白宏兴李小平
关键词:高血压病脉搏波传导速度微量蛋白尿
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估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O-SPE)患者左室各层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无症状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LO-SPE患者51例(LO-SPE组),以及同期年龄和孕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孕妇52例(晚孕健康对照组)和非孕健康妇女50例(非孕健康对照组)。采用纵向分层应变技术测量所有受试者左室纵向心内膜应变(GLSendo)、纵向中层应变(GLSmid)及纵向心外膜应变(GLSepi),并获取晚孕受试者产后3个月的应变数据,比较三组间各参数变化。结果晚孕健康对照组产前GLSendo、GLSmid及GLSepi均较非孕健康对照组减低(均P<0.05),产后显著恢复并达到非孕健康对照组水平。LO-SPE组产前GLSendo、GLSmid及GLSepi均较晚孕健康对照组及非孕健康对照组减低(均P<0.05),产后GLSendo和GLSmid均较产前显著恢复(均P<0.05),且达到非孕健康对照组水平;GLSendo于产后虽较术前显著恢复(P<0.05),但与非孕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在评估LO-SPE患者左室早期心肌损害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谢彩霞白雪李爱明范淑静拓胜军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
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化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及血清标记物的改变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 STI)技术评估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AL—CA)患者化疗前后左室功能变化,以期找到可以预测化疗效果和具有随访价值的超声参数。方法选取经活检确诊为AL—cA的患者13例,经正规化疗6个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化疗前后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和3D-STI,获得左室最大室壁厚度(MLV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和舒张早期速度(S’和e’)、左室三维整体纵向、径向、圆周和面积应变(GLS、GRS、GCS和GAS),以及左室16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GLS)。此外,获取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包括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致病游离轻链(FLc)。根据化疗后FLC差值变化将患者分为治疗完全有效(cR)组和不完全有效(Non-CR)组。两组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和血清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每组化疗前后各参数进行组内比较。结果①CR组化疗后GLS绝对值较化疗前升高(P=0.036),其升高与NT—proBNP下降相关(r=-0.738,P=0.037);其余参数无明显变化。Non-CR组化疗前后所有超声参数均无明显改变。②两组化疗前超声参数比较发现,NomCR组LVMI较大,e’和GLS绝对值较低,TS-SD—GLS延长(均P〈0.05)。③ROC分析表明这些参数可对化疗效果进行预测,即对于化疗前LVMI〈96.55g/m2,e’〉4.7cm/s,GLs绝对值〉16.6%,TS-SDGLS%35.2ms的患者,化疗可能有较好效果。结论GLS可识别AL—CA患者化疗后早期左室功能改善;化疗前LVMI、e’、GLS和T争sD—GLS可对化疗短期效果进行预测。
杨帆刘丽文王静张明左蕾雷常慧拓胜军
关键词:血清标记物化疗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进行早期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85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90例,选取同期2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联合检测NT-proBNP、hs—CRP水平,记录24小时、1周、1个月、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不同水平NT-proBNP、hs—CRP患者的MACE发生率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STEMI组、NSTEMI组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与NSTEMI组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T-proBNP、hs—CRP水平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对照组(P〈0.05),NT-proBNP、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78、0.814,P〈0.05);NT-proBNP、hs-CRP对终点事件预测cut—off值分别为960pg/ml、6mg/L(AUC:0.952、0.891,P〈0.05),MACE发生率方面高NT-proBNP、高hs—CRP组〉高NT-proBNP、低hs—CRP组〉低NT-proBNP、高hs—CRP组〉低NT—proBNP、低hs—CRP组(P〈0.05)。结论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MACE发生率与NT-proBNP、hs—CRP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早期评估指标。
王丽娟白宏兴张晓燕拓胜军武治东陈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危险因素分析
刘丽文高文霞纳丽莎拓胜军左蕾张军朱文倩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早期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早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连续纳入早期HCM患者70例,同期纳入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三维超声获取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运用Tom Tec脱机分析软件对左室16个节段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径向应变以及整体应变等三维参数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H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显著减小,每搏量显著减少,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显著增加,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增加(均P<O.001),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HCM患者增厚节段纵向应变明显减低(P<O.05),而径向、圆周应变明显增加(P<0.05),整体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非增厚节段的纵向、径向、圆周及整体应变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室间隔厚度与室间隔纵向应变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r=0.287,P=0.006)。结论早期HCM患者存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增厚部位纵向应变减低,且与室壁肥厚的程度相关;而圆周及径向应变增加。3D-STI可用于早期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
纳丽莎雷常慧刘丽文左蕾齐伟拓胜军刘缨孙超邵红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病肥厚型心室功能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早期识别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E)技术评价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基因突变携带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连续选择家族性HCM携带突变基因但无左心室肥厚者41例为基因阳性表型阴性(G^+/P^-)组,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以及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3D-STE测量所有受试者左心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3D-GLS)、三维整体圆周应变(3D-GCS)和三维整体径向应变(3D-GRS),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值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P^-组左房容积指数显著增大(P〈0.001),组织多普勒(TDI)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显著降低(P=0.05),E/Ea显著升高(P=0.045)。G^+/P^-组3D-GLS(P=0.001)以及3D-GRS(P=0.009)较对照组显著减低,两组3D-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3D-GLS(截点值=-19.5%)诊断HCM基因携带者的敏感性为70.7%,特异性为95.0%,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747-0.924,P〈0.001),3D-GRS(截点值=43.8%)诊断HCM基因携带者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为65.9%,曲线下面积为0.632(95%CI:0.512-0.753,P〈0.001)。结论家族性HCM基因突变携带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发生早期改变,3D-STE可为基因携带者早期诊断提供定量信息。
许丹刘丽文王玉拓胜军孙超王静左蕾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基因突变携带者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单纯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研究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与节段纵向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单纯腹型肥胖患者36例(腹型肥胖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正常对照(健康对照组)。测量两组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WHR),采用2D-STI测量左心室18节段纵向应变(SSL)、整体应变(GLS)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并分析GLS与WHR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型肥胖组左心室大部分节段SSL以及GLS减低(P均<0.05),IMT增加(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型肥胖组GLS与WHR(r=0.723,P<0.001)、IMT(r=0.560,P=0.001)以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数(r=0.785,P<0.001)均呈线性相关;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IMT,腹型肥胖组GLS与WHR仍呈线性相关(偏相关系数r=0.538,P=0.003)。结论单纯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与节段纵向收缩功能显著受损,其受损程度与肥胖程度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拓胜军张建蕾朱永胜梁丹丹梁丽曹晓燕汪军虎白爱芳刘丽文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心室亚临床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对临床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多数研究证实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左心室心肌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但其预后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拟探讨左心室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对临床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及门诊具备完整随访资料的临床前糖尿病患者98例。收集2年随访期间常规生化、超声心动图以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等数据资料。随访过程中发生糖尿病的患者纳入糖尿病组,未发生糖尿病的患者纳入非糖尿病组。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筛选临床前糖尿病进展为临床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共38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期糖尿病。Cox回归分析显示,腹型肥胖(HR:2.662,95%CI:1.374~5.159,P=0.004),腰臀比(HR:1.917,95%CI:1.012~3.492,P=0.001),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位移速度比值(HR:1.661,95%CI:1.336~2.065,P<0.001),糖化血红蛋白(HR:2.029,95%CI:1.047~3.932,P<0.001),左心室纵向应变(HR:0.786,95%CI:0.728~0.848,P<0.001)是临床前糖尿病进展为临床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左心室纵向应变<18%为截点值,预测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0.704~0.888,P<0.001),预测敏感度为46.7%、特异度为89.5%。结论左心室亚临床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是临床前糖尿病进展为临床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因子。早期检测临床前糖尿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拓胜军梁丹丹王海军白宏兴
关键词:糖尿病随访研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