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勤
-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于Ⅰ,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并不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联合卡铂(carboplatin)的辅助化疗方案能否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完全切除术后的生存期。方法完全切除术后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患者随机分为长春瑞滨/紫杉醇+卡铂(carboplatin)术后化疗组与观察组以研究术后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50例患者(1999-2003),其中有79例患者随机入术后辅助化疗组71例患者入观察组。所有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73%的患者为男性,鳞癌占所有病理类型的28%。81%患者按期完成4个周期化疗,主要毒性为血液学毒性,有82%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降低占到了42%)。经过平均39(1-110)个月的随访,与观察组相比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有显著的延长(24个月:33个月,χ2=4.363,P=0.037),同时化疗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期亦有显著的延长(20个月:32个月,χ2=5.413,P=0.020)。化疗组与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和19.1%。结论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联合卡铂(carboplatin)的辅助化疗方案具有可接受的化疗毒性,并能显著延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完全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期与总生存期。
- 孙海波王思愚区伟张彬彬杨桦方勤李盼
- 关键词:肺肿瘤辅助化疗紫杉醇卡铂
- 华南地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西方国家年轻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年龄<35岁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比较华南地区年轻乳腺癌(年龄<35岁)和非年轻绝经前(年龄≥3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初步探讨影响年轻乳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05例绝经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35岁的年轻患者189例(研究组),≥35岁者716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7.77个月。研究组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78.0%,对照组3年DFS为8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94.3%,对照组3年OS率为9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研究组和对照组ER或PR阴性患者的DFS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ER或PR阳性患者的DFS与OS均差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35岁、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以及Ki67高表达均为复发高危因素。结论:<35岁的HR阳性者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较≥35岁绝经前患者差。
- 杨桦王思愚区伟孙海波方勤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