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体育异化与否的判断审视与利弊探讨
- 2024年
- 异化是民族体育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界定民族体育异化概念出发,提出异化的判断标准并进行价值审视,指出应依据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来客观理解和面对,依据民族体育的属性和价值来理性分析和认识,同时,结合当前民族体育异化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探讨利弊,辩证看待异化的积极与消极方面。正视异化现象,与时俱进,正确引导;科学管理,依法治体,扬长避短,促进民族体育健康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 李凤方萍
- 关键词:民族体育异化
-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的重建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新变化对体育教学价值观转变的要求出发,就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部分高校体育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体育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冲突,进而提出重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的方法路径:明确正确育人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变革能力,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
- 方萍李凤
-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
- 学科育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 2024年
- 在“素养教育”时代,为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厘清核心素养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育人角度出发,提出高校体育教师应基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聚焦于“为何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关键问题来发展核心素养,并从个人、学校、国家三个层面探索高校体育教师提升核心素养的路径,以不断增加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涵养专业情意。
- 方萍李凤
- 关键词:学科育人体育教师
- 从需要角度浅析后脱贫时代普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资”与“助”被引量:2
- 2023年
-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十三五”时期普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指出后脱贫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学生需要角度提出后脱贫时代怎样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资”与“助”,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匮乏需要和成长需要,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为推动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 方萍
- 关键词:资助育人
- 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体育育人实现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文章以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对高校体育的影响为切入点,提出高校体育应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落实国家战略使命任务,抓住契机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创新,全面释放体育强大而独特的育人力量。基于当前高校体育育人工作现状,探索通过打造利益兼顾的成长体系、构建良好育人运行体系、筑牢体育育人支持体系等方法路径,更好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助力推进高校体育育人工作的常态化、体系化建设,提升高校体育综合育人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 方萍
- 关键词:科教兴国战略高校体育体育育人
- “三全育人”视域下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气排球课程为例
- 2022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高校“三全育人”的导向出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以气排球课程为例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通过实施课前“融合”、课中“融入”和课后“融化”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路径,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体育育人长效机制,实现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 方萍
- 关键词:三全育人体育课课程改革气排球
- 从异化角度探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对策——以独竹漂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独竹漂为例,从异化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反思,针对独竹漂由民俗走向竞技化以及在文化推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价值定位模糊,项目特色迷失,功能泛化,过度商业化,项目教育化改造不成熟等问题,提出了趋利避害,理性应对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价值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认同,提高文化自觉;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应对各方利益诉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 李凤方萍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