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迎兵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4篇鼠脑
  • 4篇大鼠脑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脑源性
  • 3篇脑源性神经
  • 3篇脑源性神经营...
  • 3篇脑源性神经营...
  • 3篇间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大鼠脑出血
  • 2篇细胞
  • 2篇骨髓
  • 2篇骨髓间质
  • 2篇骨髓间质干细...

机构

  • 4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5篇施迎兵
  • 4篇黄良国
  • 4篇蒋国红
  • 1篇任瑞芳
  • 1篇祝红
  • 1篇黄名璐
  • 1篇陈然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ICH)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ICH模型,体外培养标记纯化的MSCs,经侧脑室植入脑部,同时局部注入BDNF。记录对照组、B...
施迎兵
关键词:脑出血骨髓间质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文献传递
IL-10对脑出血大鼠HSP70、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出血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L-10对出血性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IL-10低剂量组(L组)、IL-10高剂量组(H组)。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制备颅脑损伤模型,记录各组6h、12h、1d、3d、7d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HSP70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较,L组和H组HSP70表达明显升高(P<0.01),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以H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IL-10可通过上调HSP70表达及抑制caspase-3表达对出血性颅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蒋国红黄良国施迎兵
关键词:脑出血白细胞介素10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用于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治疗大鼠脑出血(ICH)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ICH模型,体外培养标记纯化的MSCs,经侧脑室植入脑部,同时局部注入BDNF。记录对照组、BDNF组、MSCs组和MSCs+BDNF组7d、14d、21d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MSCs脑内迁移及分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凋亡细胞。结果 MSCs组大鼠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MSCs+BDNF组对ICH损伤的修复作用最明显。MSCs+BDNF组各时间点MSCs阳性细胞数及NEUN、GFAP、CNP免疫阳性细胞数均高于MSCs组(P<0.01),且MSCs+BDNF组神经细胞凋亡程度最轻。结论 MSCs脑部移植可促进大鼠ICH损伤部位结构和功能修复,BDNF对其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施迎兵黄良国蒋国红
关键词:脑出血骨髓间质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带有B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RT—PCR、蛋白质印迹检测转基因MSCsBDNF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MSCs组、空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EGFP)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问质干细胞(MSCs—EGFP.BDNF)组,每组15只。72h后细胞移植,记录各组细胞移植后7、14、21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免疫荧光双标检测MSCs脑内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MSCs—EGFP—BDNF组BDNF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与PBS组(7d:2.0±0.4,14d:1.7±0.2,21d:1.3±0.2)相比,MSCs组(7d:1.6±0.2,14d:1.2±0.3,21d:0.8±0.2)、MSCs—EGFP组(7d:1.6±0.3,14d:1.1±0.2,21d:0.8±0.3)及MSCs-EGFP—BDNF组(7d:1.2±0.3,14d:0.6±0.1,21d:0.2±0.2)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6.667、18.417、20.882,均P〈0.05),其中MSCs—EGFP.BDNF组改善最为显著;免疫荧光双标显示MSCs-EGFP—BDNF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率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而MSCs组与MSCs—EGF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修饰的MSCs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修饰的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出血灶周围存活并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
任瑞芳黄良国蒋国红黄名璐施迎兵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间质干细胞移植慢病毒属脑出血
白介素-10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кB、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0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NF)-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IL-10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后3组再随机分为6 h、12 h、1 d、3 d及7 d 5个时间点。应用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3 hIL-10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IL-10 5μg/kg或30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以后每天1次。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F-кB及ICAM-1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NF-кB、ICAM-1表达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IL-10低剂量组NF-кB表达制模后12 h开始降低,ICAM-1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数量自1 d开始降低,7 d时降低最显著(P<0.05~0.01);IL-10高剂量组上述变化在制模后12 h开始,且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0.01)。结论 IL-10可抑制脑组织NF-кB及ICAM-1表达,减轻血肿周边炎症反应及神经细胞凋亡,对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
蒋国红陈然黄良国施迎兵祝红
关键词:脑出血白介素-10细胞间黏附分子-1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