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忠荣
- 作品数:35 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部委基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 干法无胶纤维板粘合机理的研究Ⅱ.干法无胶纤维板的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16
- 1996年
- 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干法无胶纤维板制造过程中木材组成成分官能团的变化,进而探讨了干法无胶纤维板的粘合机理。结果表明:(1)在热磨过程中,热磨制浆使木材中高聚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2)在热压制板过程中,热磨降解后的木材成分经热压工艺能发生聚合反应,使木质纤维粘合成板。(3)热磨过程产生的活性羟基,热压后可以缔合形成氢键,增加了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木质纤维粘合成板。(4)热压成板后,憎水性羰基官能团增加,亲水性“自由的”羟基数量减少。
- 曹忠荣阎昊鹏郭文莉
- 关键词:干法无胶纤维板粘合机理红外光谱
- 我国人造板标准化概况被引量:1
- 2001年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造板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据FAO资料,1997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到1454万m3,其中胶合板和单板818万m3,纤维板(含中密度纤维板)265.7万m3,刨花板368万m3.在产量增长的同时,产品的品种有较大的增加,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而品种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都与人造板标准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随着我国人造板生产的发展,我国的人造板标准化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 曹忠荣
- 关键词:人造板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国外先进标准
- 我国胶合板生产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2002年,我国胶合板产量达到1135万m^3,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胶合板生产存在的问题突出的有:企业生产规模偏小;整体生产水平还很落后;竞争无序。
- 曹忠荣
- 关键词:人造板工业胶合板出口量进口量
- 测试胶合板胶合强度的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通过对有关胶合强度测试的几个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我国胶合板国家标准对胶合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 曹忠荣
- 关键词:胶合板胶合强度
- 胶合板模板使用过程中抗弯性能衰减修正系数的确定被引量:3
- 2003年
- 从建筑工地上连续抽取使用不同次数的胶合板模板,按GB/T17656-1999测试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使用过程中胶合板模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衰减修正系数。
- 曹忠荣张汉平
- 关键词:胶合板模板抗弯性能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混凝土模板
-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被引量:3
- 2002年
- 我国对中密度纤维板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并于80年代初通过对干法纤维板生产线进行改造建成了我国第一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进入90年代后,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甚至出现过热势头。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现状、趋向及应用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 曹忠荣
- 干法无胶纤维板粘合机理的研究Ⅰ.制板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21
- 1996年
- 通过干法无胶纤维板制造过程中对木材化学成分的转化和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干法无胶纤维板的粘合机理。结果表明:①在热磨和热压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均部分发生水解,其水解单糖和游离单糖均能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糠醛类化合物;②在热磨和热压过程中木素的降解有利于纤维的粘合反应。
- 阎昊鹏曹忠荣郭文莉
- 关键词:干法无胶纤维板粘合机理纤维板
- 室外型杨木中密度纤维板的制造工艺
- 2002年
- 以正交试验为基本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 ,对室外型杨木中密度纤维板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验证、跟踪试验 ,结果表明 :以杨木为原材料制造室外型中密度纤维板是可行的 ;在施胶量 12 %、板密度 0 .82 g/ cm3、热压温度 180℃、热压时间 7min条件下 ,试验室制
- 曹忠荣杨小军曲岩春
- 关键词:杨木施胶量热压温度
- 国外胶合板生产发展趋向和我国的对策被引量:7
- 1991年
- 随着适宜于制造胶合板的木材供应减少和价格上升,胶合板生产的优势地位已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小径材或速生材的利用及胶合板用材树种的扩大是发展胶合板生产最重要的措施。变革胶合板生产工艺可以开发利用新的原料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使产品多样化。计算机控制和先进的电子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胶合板生产线的效率和功能,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 曹忠荣
- 关键词:胶合板
- 刨花板生产线改造中纤板生产线的技术方案被引量:2
- 2002年
- 由于旧的刨花板生产线设备运转率低 ,生产成本高 ,笔者提出将其改造为 MDF生产线的技术方案 。
- 陈雄伟曹忠荣
- 关键词:刨花板生产线中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