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殊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甘肃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存在着政治地位难确定、党员难找、组织难建、经费难筹、活动难开展等较为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性问题。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民办高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 康民曹殊朱彩萍
- 关键词:党建工作
- 作风建设的保证问题
- 2002年
- 康民曹殊
- 关键词: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人事制度理想信念
- 在扶贫开发中探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时期以来甘肃地方党建的新探索之一被引量:3
- 2011年
-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基层基础,与推进甘肃扶贫开发建设关系紧密。本文回顾了甘肃扶贫开中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方式方法、工作思路、工作路径、工作机制、执政理念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曹殊高兴国刘永哲
-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
- 坚持以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新时期以来甘肃地方党建的新探索之二
- 2011年
- 在新时期,甘肃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队伍,着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成效,也使这一时期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 刘永哲高兴国曹殊
- 关键词:党的建设干部队伍
- 以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发展党内民主——新时期以来甘肃地方党建的新探索之三
- 2011年
-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是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以来,甘肃对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重点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了党内巡视制度,制定了党内监督的有关法规制度。今后有必要从做好制度设计的前期评估工作,深化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等途径,继续推进甘肃省党内监督体系建设。
- 王锐刘永哲曹殊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蚕桑丝织业
- 2017年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克服边区军民穿衣用布的困难,从边区原有十分落后而衰败的蚕桑丝织业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和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蚕桑丝织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边区蚕桑丝织业恢复和发展,适应了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成功实践。
- 曹殊王晋林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新时期中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5
- 2016年
-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如何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除了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以外,还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引领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特殊功能,调动起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广泛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 董爱玲曹殊
-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
- 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新时期以来甘肃地方党建的新探索之四被引量:2
- 2011年
- 由于经济、地理、民族以及历史等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甘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其特殊性。近年来,甘肃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许多与新形势、新情况难以适应的新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甘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刘永哲高兴国曹殊
- 关键词:民族聚居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思考
- 2016年
-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约束和规范党员的言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曹殊后贵霞
-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 党的正确领导是脱贫的根本——定西地区围绕扶贫抓党建的调查与思考
- 2002年
- 自 198 3年以来 ,定西地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 ,发扬“三苦”精神 ,群策群力 ,奋发有为 ,苦战 18年 ,一举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究其原因 :配置合理、精干、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提高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水平和能力 ;建立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动力。
- 曹殊胡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