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凡芬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英语
  • 4篇教学
  • 3篇汉语
  • 2篇对等
  • 2篇高职
  • 1篇对话翻译
  • 1篇心理空间
  • 1篇心理空间理论
  • 1篇学法
  • 1篇学生英语
  • 1篇译本
  • 1篇英译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教学实践
  • 1篇英语听力
  • 1篇英语听力教学
  • 1篇语篇
  • 1篇语义
  • 1篇语用对等
  • 1篇远程教育

机构

  • 4篇深圳广播电视...
  • 3篇南昌大学
  • 1篇广东工贸职业...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作者

  • 8篇曾凡芬
  • 1篇何心舒
  • 1篇曾昭涛
  • 1篇刘恩祥
  • 1篇李哲

传媒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番禺职业技术...
  • 1篇江西电力职业...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疯狂英语(教...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功能主义谈汉语委婉语的英译
2008年
汉语有很多委婉语,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交际中显示强大功能,从功能主义的目的论出发,对其进行英译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从目的法则、连贯法则以及忠实性法则来看,汉语委婉语英译有四种方法,即:删略、增补、调整、对等。
曾凡芬
关键词:功能主义汉语委婉语删略对等
高职学生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多元识读能力的概念,指出当今培养高职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随后分析多元识读教学模型,最后结合我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论述我校开展的多元识读教学设计。
刘恩祥何心舒李哲曾凡芬
关键词:多元识读高职学生英语教学实践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初探被引量:23
2005年
实践教学对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要体现四大模块;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多种商务环境中得到锻炼,培养出良好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有效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践活动;最后,为了使实践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曾昭涛曾凡芬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中英语项目教学法初探被引量:18
2008年
作为当前十分流行的语言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它是任务教学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的远程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进行基础英语教育是非常值得尝试的。它在保证学生进行成功自主学习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
曾凡芬
关键词:远程教育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法
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构想——面授为导、自学为主、网络指导为纽带被引量:3
2007年
目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创设了虚拟英语学习环境,使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优势,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有效实施英语教学,一些学者见仁见智,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听力课的教学进行探索,提出了"网络为媒、面授引导、自主学习"的构想。
曾凡芬
关键词:网络环境面授互动
从语用优先语义看汉语文学作品的对话翻译——以《红楼梦》译本为例被引量:4
2005年
根据“汉语语用优先语义”观点,把汉语人物对话语言译成英语时,除了力求语义方面效果的对等外,还要优先注意语用效果的对等:语用对等优先语义对等。译者考虑在译语中体现原语的言外之力,留心原文本中有意违背交际原则的地方,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使原语和译语达到语用效果对等。
曾凡芬李执桃
关键词:《红楼梦》对话翻译语用对等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
2005年
根据母语迁移的理论分析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并且提出应注意的两个方面:对汉语迁移的策略要有阶段性及重视汉语的社会文化迁移。
曾凡芬
关键词:母语汉语正迁移负迁移
可能世界、心理空间理论与语篇的意义建构被引量:1
2006年
可能世界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的研究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看作是可能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释语篇的意义建构过程。
曾凡芬
关键词:心理空间语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