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滴灌棉田根区水分对棉花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 采用土柱栽培的研究方法,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根区水分变化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根系生长、活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滴灌量(新疆大田膜下滴灌滴水定额,每次滴水量375 m3·hm-2)滴...
- 罗宏海朱建军夏徽张旺锋勾玲赵瑞海
- 关键词:棉花根区水分根系生长根系活力
- 文献传递
- 膜下滴灌条件下根区水分对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调节被引量:19
- 2010年
-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对土壤水分敏感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为试材,采用土柱栽培法,探讨膜下滴灌条件下根区水分对棉花根系生长与活性及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滴水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55%、滴水后可保持在70%~75%的根区水分环境下,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根系生物量降低,但提高了40~100cm土层根系分布的比例和根系活力,降低了根冠比,提高了经济系数,最终产量增加。不同品种对滴水量的反应差异较大,新陆早8号在常规滴灌和充分滴灌量下,子棉产量高于新陆早6号;在限量滴灌量下则显著低于新陆早6号。因此,依据不同品种对水分反应的差异,在滴水周期为7~8d、滴水定额为375~450m3.hm-2的条件下,结合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可控性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可实现膜下滴灌棉田节水高产高效。
- 罗宏海朱建军赵瑞海韩春丽张旺锋
- 关键词:棉花根区水分膜下滴灌
- 膜下滴灌棉花根区水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及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
- 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棉花根区土壤水分变化对棉花根系生长特性及与地上部的关系,揭示膜下滴灌节水高产的生理机理,探求以土壤水和作物关系为中心的农田水分调控,该试验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开展了棉花根区水分变化对根系生长及地上部调控的研究...
- 朱建军
-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根区水分根系
- 文献传递
- 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提取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选取100只5龄美洲大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以大肠杆菌为诱导源诱导美洲大蠊产生抗菌肽,诱导组注射1μL 1×10^(8) CFU/kg的大肠杆菌,对照组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分别在诱导后12、24、36、48、60和72 h提取美洲大蠊抗菌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确定美洲大蠊抗菌肽的分子质量,通过BCA试剂盒测定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通过药敏片法测定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同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1)美洲大蠊抗菌肽的分子质量在7.5 ku左右。诱导后12、24、36、48、60、72 h,诱导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诱导后48 h时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最高,因此选择48 h时诱导产生的美洲大蠊抗菌肽进行后续的抑菌试验。2)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极显著升高(P<0.01)。美洲大蠊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 mg/L,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 mg/L。3)与对照组相比,经75、85、95、100℃水浴加热后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直径显著降低(P<0.05),冻融2、4、6、8、10次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P<0.05),pH为1、3、7、9、11溶液处理后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大肠杆菌诱导后48 h为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同时具备浓度高、热稳定性强和耐酸碱等特性。
- 柳婷婷王政力闫佳许马艳朱建军申红
- 关键词:抑菌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弃耕地生态重建的研究被引量:32
- 2004年
- 玛纳斯河流域冲积洪积扇的扇缘地带、冲积平原、干三角洲等地下水位高,含盐重的部位,解放后进行了现代机械技术的大规模开垦,但仍然沿用传统的大水压盐(种稻压盐)、大水漫灌技术,打破了正常的水盐平衡。到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酿成大范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大面积弃耕。后经用机械开挖排渠,实行井灌、井排建设水源地开发水土资源,进行渠系防渗及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等一整套现代技术,建成了现代水盐平衡系统,用现代水土开发技术收复弃耕地,开垦夹荒地,实现了生态重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走上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赖先齐刘建国张凤华潘永胜吕新李鲁华朱建军
-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重建
- 滴灌棉田根区水分对棉花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根区水分对棉花干物质生产、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制定滴灌棉花水分精确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对水分敏感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常规滴灌和充分滴灌处理,在灌水前后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同时测定棉花根系生长与分布、株高、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常规滴灌量条件下土壤水分活动层集中在0~60 cm的土层中,且滴水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率均低于55%、滴水后可保持70%~80%的水分状况,有利于诱导根系纵向生长,维持生育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并促进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蕾铃分配,从而提高了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不同品种对根区水分的反应差异较大,新陆早6号常规滴灌条件下皮棉产量低于新陆早8号,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新陆早8号无明显差异;充分滴灌条件下总生物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新陆早8号,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新陆早8号。【结论】滴水总量在4 050~4 275 m3/hm2,依据品种对水分响应的差异,通过协调相关栽培技术,调控干物质生产及其在器官中的分配,可实现滴灌棉花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协同提高。
- 罗宏海朱建军张旺锋
- 关键词:膜下滴灌根区水分干物质生产水分利用效率棉花
- 扩展莫尼茨绦虫DAZ基因的分离和cDNA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为进一步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并以其作为模式生物提供基础。通过构建的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以及蛋白质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显示: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DAZ基因,cDNA全长1905bp,包含1个完整的ORF,编码562个氨基酸,登录号为:GH291478。蛋白理论分子量为61.3169kD,等电点为4.77,不稳定系数50.27,脂肪系数65.04,总平均亲水性-0.472。二级结构预测该蛋白有1个跨膜区域,以无规卷曲(L)为主,没有二硫键结合位点。本研究成功分离扩展莫尼茨绦虫DAZ基因。
- 赵文娟朱建军吕廷德薄新文王新华
- 关键词:扩展莫尼茨绦虫
- 北疆高产棉田棉铃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以早熟品种新陆早 6号为材料 ,分析北疆不同产量棉田不同结铃部位棉铃各组分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铃壳的干物质积累在花后2 0~ 2 8d达最大值 ,至棉铃发育成熟 ,干重略有下降。棉纤维和棉子的干物质积累在花后 40~ 5 0 d才达到最大值 ,其积累过程可用 Logistic方程加以拟合。高产田棉铃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量及棉纤维和棉子旺盛生长期的长短均高于低产田 ,最终其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皮棉产量也较高。从结铃部位来看 ,中部棉铃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下部和上部要高。≥ 1
- 朱建军张旺锋勾玲袁继勇韩春丽
- 关键词:棉田棉铃干物质
- 试论新疆精准农业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3年
- 对精准农业内容及产生背景进行了概述 ,通过阐述新疆实施精准农业的意义和分析实施的困难 ,提出了新疆实施精准农业的方法。
- 陈荣毅朱建军龚江王荣栋
- 关键词:精准农业
- 扩展莫尼茨绦虫引发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cDNA序列分析
- 2009年
- 分离和鉴定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引发酶蛋白,全长1269 bp,编码422个氨基酸,属于AE_Prim_S家族。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47.1598 ku,等电点为4.83。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反应结合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试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 吕廷德赵文娟朱建军王新华薄新文
- 关键词:扩展莫尼茨绦虫表达序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