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柴胡汤免疫-内分泌调节药理研究概述被引量:15
- 2008年
-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中医经典名方,因其功能和解枢机,通表达里,通津液,和胃气,为后世称作和方之祖,临床应用广泛。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发展,小柴胡汤备受青睐,国内外学者对本方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就近年来小柴胡汤在免疫—内分泌调节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概述。研究显示小柴胡汤对T淋巴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NK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吞噬细胞均有调控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至少发生在mRNA水平。
- 王缨朱建军曾晓辉
- 关键词:小柴胡汤免疫内分泌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2009年1月~2010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症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60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
- 袁杰林丽娜朱建军
-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阴虚火旺交通心肾中药复方
- 基于双向聚类方法探讨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病配伍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索总结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病的证治规律,发现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药,为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的中风病医案,利用双向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预处理后得到有效病例67首,生成方药矩阵,最后得到4组核心方。结论通过双向聚类分析,可有效抽取孟河四家治疗中风所需方药信息,梳理出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证治规律。
- 邵大飞张元兴朱建军沈晓英钱虹伃陆青陈丽陈菊花陈丽吉
- 关键词:中风
- 加味小柴胡颗粒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并与单用强的松比较。方法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强的松)30例和对照组(单用强的松)30例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全部完成试验,对照组2例因分别并发活动消化道溃疡和严重感染而终止试验,其余28例完成试验。观察组有效率86.76%,对照组有效率60%;6个月后血小板仍大于50×109/L的病例观察组占56.67%,对照组占26.67%;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53.33%,对照组100%,以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加味小柴胡颗粒和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有效期,降低激素副作用。
- 王缨朱建军孙骐顾武军
- 关键词:小柴胡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
- 通脑活络针刺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BI、NIHS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52
- 2011年
- 目的评价通脑活络针刺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家医院397例脑梗死病例根据起病时间分配至≤6h(138例);6+~48h(140例);48+h~14d(119例)3个时间段。发病≤6h患者随机分为通脑活络针刺(针刺)组、溶栓组(尿激酶溶栓)、降纤组(巴曲酶降纤),其余两个时间段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体针组、常规治疗(常规)组。评价治疗后1、3、7、14、28、90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14、28、90d的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I)指数变化。结果≤6h时间段针刺组和溶栓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降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90天时BI>95分的百分比,针刺组与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降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两个时间段(发病时间6+~48h,发病时间48+h~14d),针刺组分别与体针、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0天时BI>95分的百分比,针刺组与体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脑活络针刺疗法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致残程度及提高生活能力方面有较好疗效。
- 李继英赵杨张臻年王敬卿范刚启张晖黄迟刘孔江郭志力陆艳顾兆军顾成光蒋晓林张红全亚萍陆卫卫朱建军程韫炜蔡忠民孙菊光
- 关键词:脑梗死时间窗
- 加味小柴胡颗粒对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GR及其mRNA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GC)干预前后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其转录基因(GR-mRNA)的变化以及加味小柴胡颗粒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将之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激素组;加味小柴胡颗粒+激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模,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量为30mL/kg,每日给药1次,共14d。造模21d处死,取脾脏匀浆,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求出脾细胞GR位点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脾细胞GR-mRNA表达。结果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脾细胞GR及mRNA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脾细胞GR及mRNA上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激素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激素组则上升,与激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存在GR水平低下,并发生在mRNA水平,经激素干预后GR水平下降更显著,而加味小柴胡颗粒具有上调作用,且发生在mRNA水平。
- 朱建军王缨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受体小鼠
- 保元灌肠液治疗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60例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保元灌肠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 12 0例E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6 0例 ,2组同时口服降压药 ,治疗组加用保元灌肠液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P <0 .0 1) ,改善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脂质代谢。结论 保元灌肠液对EH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
- 张琪朱建军袁杰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损害中医药疗法
- 柴胡皂苷d对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调控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对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分为激素敏感组22例和激素抵抗组18例,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分别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其中激素抵抗组部分细胞经柴胡皂苷d处理,比较各组PBMC细胞中GRβmRNA水平,转录因子AP-1、NF-κB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结果:激素抵抗组GRβmRNA表达亢进,AP1、NF-κB、IL-2升高,IL-10下降,与激素敏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柴胡皂苷d作用后,GRβmRNA表达下调,AP-1、NF-κB、IL-2下降,IL-10升高,与激素抵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存在GRβmRNA表达的亢进,且与转录因子AP-1、NF-κB和细胞因子IL-2水平正相关,与IL-10水平负相关。应用柴胡皂苷d可以调控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RβmRNA的表达,并使异常的转录因子AP-1、NF-κB和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朱建军王缨
- 关键词:柴胡皂苷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抵抗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孟河四家中风病案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挖掘孟河四家诊治中风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丁甘仁、费伯雄、费绳甫、马培之、巢崇山、巢渭芳的中风病医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治法、用药及常用药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孟河四家治疗中风的67例病案中,治法以化痰和通络最常用,药物以半夏、当归、竹沥、茯苓出现频率最高,药物间关联分析以竹沥与川贝母、僵蚕与竹沥、僵蚕与川贝母的支持度最高,川贝母对天花粉的置信度最高。结论:从各位医家治疗中风的治法用药规律可见,孟河四家对中风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视金元以来的内风论,同时也继承了《内经》所倡导的外风论,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外风引动内风"学说。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较传统的分析方法更能深刻揭示中风病证治特征,开辟医案研究的新思路。
- 邵大飞张元兴朱建军沈晓英袁杰钱虹伃陆青
- 关键词:孟河医家中风病案数据挖掘
- 《伤寒论》下法应用探析被引量:2
- 2006年
- 《伤寒论》下法的运用已初具规模,有苦寒泻下法、润肠通便法、攻逐水饮法、攻逐瘀血法、温阳泻结法、外用导法等,应用中充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中病即止和连续用攻、果断和慎重相结合的辨证思想。
- 王缨朱建军顾武军
- 关键词:伤寒论下法中医药